3)第两百七十六章 如火如荼的新政(二合一大章)_宋时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刑恕见着,点点头,道:“那这两个案子就这么定了,下午开堂,明天宣断。另外就是近来的一些事情,包括宁远侯等,我的想法是,流放岭南。”

  “同意。”

  “同意。”

  一众少卿没什么意义,宁远侯作死,圣旨都拦不住,他们自然要送一程。

  在大理寺忙碌着的时候,朱浅珍与李衡秋进了开封府,在一个小房间进行过户手续。

  但里面的小吏,来去匆匆,许久都没能给他们办好。

  李衡秋等不及了,等那小吏回来,陪着笑脸,道:“这位兄弟,今天这是怎么了?”

  小吏擦着头上的汗,似乎觉得耽误这么久不好意思,低声与两人道:“正厅里,十多位县尊正在立军令状。很严苛,一旦做不到,就得被罢。”

  “军令状?”

  李衡秋愣了下,低声嘀咕道:“县尊立军令状,今天怎么尽出怪事……”

  朱浅珍神情是有些怪异,心想:罢官吗?以前好像不怎么罢官的。

  以前的大宋朝,除了不杀士大夫外,‘罢官’同样极少,罪过再大,无非是将人发配的远远的。

  就好比神宗想杀的那个漕官,最终不但没杀成,连官职都没丢,只是被发配了。

  现在,不止是杀官,罢官日益渐渐的变成了一种‘常规操作’。

  此时的开封府正堂内,一个个县令,神色严肃,挨个的拿过他们写好的‘军令状’,依次的签字,画押。

  这些‘军令状’,写着他们要完成的任务、时间以及完不成后的处罚。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任务时间表’,是开封府以及朝廷量化的考核指标。

  这些县令挨个的签字画押,而后肃色的立在一旁。

  韩宗道,曹政等不动如山,一副此事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坚决之色。

  这些县令做完,轮到另一拨人。

  这是开封府下的‘新法小组’,来自于六部三寺等,是统筹‘新法’的小机构。

  曹政看着他们挨个进行无声的签字画押,说话道:“六部等将会深入开封府试点,诸位是得到器重而派来的,希望你们能齐心协力,推动‘新法’,莫要仗势自误,潜心用事为要。”

  这些人都是六部精挑细选来的,都有各部背景,曹政的话是劝说,也是警告。担心这些人依仗背景,人浮于事,甚至是敷衍塞责。

  这些人品佚倒是不如曹政,又要听命行事,连忙齐齐抬手道:“下官领命。”

  曹政见着,低声与韩宗道道:“相公们还会过来吗?”说的是蔡卞,章惇以及苏颂。

  韩宗道微微摇头,道:“他们说要来,但我估计他们脱不开身。”

  曹政没有说话,暗暗凝神,盯着这些人签押军令状。

  开封府内如同沙场点兵,一片肃谨气息。

  朱浅珍与李衡秋办理好,出了开封府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