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六章 杨荣倒台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到东南的齐化门(朝阳门),齐化门是运粮通道,运到通州的漕粮都要用马车转运进京,齐化门北侧的海运仓、北新仓,中部的南新仓、旧太仓、兴平仓和富新仓,南侧的禄米仓,这七大粮仓的粮食保证着京城几十万百姓的粮食安全。

  齐化门每天运粮的车辆络绎不绝,异常的繁忙,没有特殊情况的行人是不允许从齐化门进出的。杨恭打算从齐化门混出京城的企图落了空,他知道自己出不去了。

  既然走不了了,那就回家跟家人一起团聚吧,是死是活听天由命!杨恭索性也不骑马,就这么牵着马慢慢的向着杨府走回去。

  回去的路倒是无人拦截,回到府中发现父亲今天没有去内阁当值,一直在书房枯坐。见到杨恭回来,眼神中闪过一丝的明悟。

  “既然回来了,那就陪为父坐一会儿吧!”

  “是!父亲!”

  “知道我家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吗?”

  “儿子明白!”

  “可有后悔?”

  “父亲!我们家根本没有别的选择,江南的士绅大户是一个整体,无论是海外贸易,还是土地问题都是江南的核心利益,我们别无选择。”

  “如今江南为了对抗皇帝的新政,将生产出来的丝绸、茶叶都囤积起来,能够偷运出去,就尽量的偷运出去。

  可是现在海关的缉私船,以及海军的巡逻船盘查的越来越严格,已经很难找到漏洞。而且海军的执掌者都是内官,与我士绅文官天生对立,也很难渗透进去,江南现在已经是越来越难了。”

  “父亲!就没有什么别的办法遏制皇帝的新政吗?皇帝富有四海,为何非要与我等绅民争利?”

  杨荣叹了口气说道:“皇帝是整个大明的皇帝,不是我等绅民的皇帝,皇帝陛下的屁股已经坐歪了,思想上已经偏向了那些泥腿子,认为他们才是大明的根基。”

  “真真是独夫民贼,没有我等读书人给他牧守天下,他朱家能够坐稳皇位吗?”杨恭有些忿忿不平。

  “恭儿!你不明白啊,人家现在朱皇帝已经不怎么需要我等读书人了,你整天待在尚宝司那个清水衙门,根本不知道山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山东不是那白莲教已经被平定了吗?”

  “白莲教是平定了,可是山东的官场也被皇帝给架空了!”

  “难道皇帝是安排了皇帝的自己人掌控山东三司了?”

  “若是我告诉你,整个山东从三司到知县都是我们读书人担任,你信吗?”

  “啊!这······”

  “不敢相信吧!”

  “那皇帝是怎么控制山东的?”

  “你知道皇帝在山东增加了多少官吏吗?”

  “加了多少?”

  “就拿一个县来说,皇帝增加了税务局、巡警局、工商局、土地局、财政局、还有卫生局、教育局、大理寺分部、都察院分部等新增的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