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章 忆故人_梅心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如此。”何琼芝揉了揉自己笑得发酸的两颊,默然沉吟道,“林……林……有鹙在梁,有鹤在林[1]……林……”念着邓林的名字,何琼芝似有枨触地感慨了起来。

  那凝重的神情犹似一位用笔劲健的画工用洗练而粗疏的线条在她那宛若一潭死水的眼眸之中勾勒出了粼粼波纹,同时又用一支蓬松而瘦硬的枯笔在她那清癯的脸颊上皴擦出了翳翳峰岫。

  水光渺渺,林木隐隐,画工笔致深沉而老到,将这位老妇人的面容修饰得苍劲而朴拙。

  邓林觑着何琼芝口中念念有词若有所思,不知其所云,亦不知其所思,他低头啜了口茶,又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那幅《鹿鸣图》。

  画面生动而饶有意趣,笔法平淡而不失天真,可邓林的心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就好像在这幅温馨无限的画幅之外,还有一双窥伺已久的眼睛正隐藏在不为人知的草丛之中。

  然而,杏娘的一句话又让他的这种感觉顷刻化为了虚无。

  杏娘说:“邓郎中有所不知,王二叔与我崔叔乃是知交。”

  “哦——怪不得崔舍人会收藏着那幅画。”邓林颇为意外的一声“哦”,然后又不无欣喜地问道,“哎,我听我爹说,他当年突然就失踪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崔舍人既与他是知交,可知晓些内情吗?”

  “王二叔突然失踪,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崔叔最后见他,也是在宫里的画院里头。这些年,崔叔也一直明里暗里地托人打听他的下落,可就是一直没有他的音讯。”杏娘不无遗憾地说道,“你刚说的那幅《鸟鸣涧》,他也没有画完。”

  于“知交”二字上,崔洵虽然有愧于“相知”之谊,但终究无负二人“相交”一场。

  “听说他失踪那会儿,我爹还出去找了呢,以为他又掉到哪个山沟沟里头去了呢,结果找了好几天也没见着人影,倒是把自己给困在山里头了。亏得这世上好人多!”邓林带着戏谑的口吻回忆着自己父亲的热心与粗心。

  曾经,邓林的父亲无负“一见如故”之诚朴,为着一面之缘几次深入山林;如今,子承父业,薪火相传,邓林在这方面的努力和能力更是“青出于蓝”。

  他与何琼芝、杏娘虽是头回相见,但其话题延伸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超出了一般人对于“头回相见”这四个字的常规认知范畴。

  “我爹当年打听过,官府那边说他没有出城的记录。那就是说他一直在城内,那人会去哪了呢,他又不是小孩,总不至于是拍花子的拍走了吧。哎,你们说会不会是被那些白日撞的强盗给劫了?可强盗劫财,劫人作什么?他又是个男的。难道说,掉进‘无忧洞’里去了?”

  邓林的诸多猜测都是基于一般的失踪人口去向而推导的,并无十分的证据,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