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第一百十二章_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头雾水,这到底是教,还是不教?

  朝政内务全都是曹操来负责,治国大权也捏在他的手中,文人们猜测,主公必定是不希望陛下懂得帝王之道的,难道主公叫他们授课,是为了给陛下教授经学?

  曹操嘱咐道“许昌新建的太学教授学生们什么,你们在宫中就教授陛下什么。”

  在他看来,他在曾经的洛阳太学学习的那五年大学课程是基础中的基础,最好人人都学会,若是能培养出来全能的人才,就更好了,多少地方官都是洛阳太学培养出来的啊!

  不久,下属们又来报“曹司空,许昌太学建成了!”

  曹操亲自去视察了许昌太学,其中的建筑模式与管理经验全都参照着当年的洛阳太学,他将小学设置在北面的外围,北中是学子们住的地方,最中央是大学,其中,小学、大学中心分别建设了藏书阁,按照年龄来分藏书多寡,南面是一道墙,宏伟的大门屹立在那边,只有学子们能够进入,时人认为一心读圣贤书的学子们需要清净的环境来苦修,曹操的却觉得,在学习之余唯有进行交流,才能学以致用,更好地将知识融会贯通,于是他命人在南门外设置了广阔的场地。

  以前有洛阳文会,现在洛阳没落了,那么他就来搞个许昌文会,地点就选在这里。

  靠近太学的街道都是买卖文具、书本的地方,在街道外围还设置了商铺,等候买卖商人加入其中。

  这些地方建成了,可想而知能成为多么人丁兴旺的地方,如今学校已经建设完毕,只等着教职人员与管理员入驻其中,将太学发展成规模。

  曹操着手开始选择负责教育的人,为此,他还兴冲冲去问了曹宏当初是怎么向太学之中送先生的。

  曹宏答道“我那时候就想着阿瞒也在其中学,要求宦官们给我举荐能干的,有实际能力的人,太学这地方没有油水,又有你父亲负责财富的监督,我也不怕他们欺骗我。”

  敢欺骗他的,都被他剁了喂狗了,谁敢阳奉阴违?于是宦官们尽推荐一些有实际能力的人,比如段颖,比如桥玄,又比如荀绲。

  曹操若有所思段子不会教书,也不是文人出身,却能教给他们那么多有用的知识,让他受用终身。

  “既然如此,那就选一些实干的人去试试看。”

  曹操心里有个大致的想法,对于太学需要教授哪些内容,需要多少先生,又该如何安置学生的衣食住行,他都有设想,可他作为主公,又即将出去打仗,后方的太学若要准备妥当筹备成形,恐怕还需要有一个“总长”,来将他的想法落实到位。

  那么选择谁来做这个“总长”呢?

  这位总长必须能够震慑得住众人,最好是德高望重的人,并且能够理解曹操心目中对太学的设想,若是他曾经在洛阳太学待过那再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