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章 好土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官、炮兵和骑兵太过难选出人来。特别是炮兵,选一个人可不容易。”

  京城里办三个军校,最初定的提举人选,步兵是杨畋,骑兵是十三郎,炮兵是姚守信。可实际真正办起来,杨畋和十三郎根本说了不算,皇帝、政事堂和枢密都直接派人,大事两府做主,有的还是由圣上亲裁。日常事务,朝廷派在那里的官员对京城规矩精熟,杨畋和十三郎无法做主。就连日常教学,也是朝中大臣做主,这改一下,那改一下,甚至连太常礼院都出面定礼仪。

  只有炮兵学校,朝中没有人懂,唐龙镇击毙耶律宗真战果太惊人,没人敢对姚守信说三道四。姚守信人聪明,写诗做文章他不行,炮兵的专业知识别人不行,只有司天殿的几个官员,可以跟他探讨一番数学问题。炮兵是专业兵种,比较纯粹,一般不单独成军,不牵涉军权,赵祯也不许别人插手。

  此次京中演武,炮兵没有参加,跟河曲路显不出来高低。所有大臣,本来就没有插手炮兵学校,人人都忽略此事。反正在随州的时候,姚守信管炮兵,京城里还是他管,真正实权,没什么好比较的。

  杜中宵说炮兵难选,同行的人人认同。京城里的炮兵学校,一部分人来自落第举人,一部分来自司天监的学生,还有一部分从民间招募,从禁军选过去的人很少,自成体系。

  自杜中宵建营田厢军开始,炮兵的待遇就是最高。京城建立炮兵学校之后,地位又提高一截,待遇比上四军还高。由于大部分人是效用和使臣,实际上俸禄待遇比照诸班直,军中横着走的。

  众人一边说着,一边出了东城门。军校的大门不在正中,东门较靠南,西门靠北,南门靠西,北门则靠东。军校本身是子城的一部分,他们的校门也城的城门,只是军校里的人专用。

  到了校门前,就见大门上的匾额写着:“河曲路步兵甲校”,旁边一边是“铁的纪律”,另一边则是“铁的作风”。校名倒没有什么,旁边这两句话让狄青等所有人错愕。

  沉默了好一会,孙沔道:“经略这里,倒是简单直接。这两句话是不错,只是少了韵味。”

  杜中宵道:“军营之中还是简单直接的好。甲校本就训练兵员,读书识字就不错了,还能指望他们作诗写文章啊。不写这两句话,写上‘黄沙百战穿金甲’,更加不合适了。”

  王拱辰道:“诗文讲究大朴至拙,简单明了,就是好句。不过高明者能把简单明了的话,写成韵味悠久的文章,此为大家。一般作文者,没有这等才情,就只能堆砌华词丽句了。”

  这是翰林学士,科举时从文坛领袖欧阳修手中抢来状元的人,王拱辰既然如此说,大家也就不再评论。门边的这两句话是杜中宵记忆中的军营最常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