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3.距离推进,新的模拟_开局火场救人,消防员的我被直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队全员负责安装支撑杆。

  听到任务,李潇不禁摇了摇头。

  相对于安装支撑杆的任务,他倒宁愿去挖掘坍塌物。

  毕竟他的体力恢复,比别人要快了很多。

  而且他的挖掘速度,也比普通人快了一半。

  可惜上面的命令根本不能更改,他只能无奈地和队友们来到了工程车的左侧。

  金属支撑杆足有大腿粗,每一节的长度是3米,一共是两节,加起来只是6米。

  这些金属支撑杆的重量非常重,你家之前试过一个人将他拿起,但却非常吃力。

  而正常成年男人,则需要两人同时使用工具才能将6米的支撑杆固定好。

  然后另外,找一个人负责安装在固定平台上面。

  李潇也没有逞强,虽然他一个人就能抱起金属杆,但是却非常勉强。

  徒劳地浪费力气,倒不如保存足够的体力应对突发事故。

  大家也不是第一次被安排安装支撑杆,所以速度也相当快。

  除了李潇一直负责抱起支撑杆外,其他两人则轮流进行安装。

  毕竟安装所耗费的体力,是相对较小的。

  这样交替轮换工作岗位,就可以适当地休息一下。

  竖立的支撑杆,被安装好后。

  就会有后续的工程人员,在支撑杆上覆盖钢铁苍穹。

  并且工程人员会在钢铁苍穹上面,注入MAKC(瞬发性胶体泡沫)。

  这种胶体泡沫,在与空气接触后会立刻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体积会迅速膨胀到原本体积的十几倍,原本紧密的组织也会变得大大小小的蜂窝状结构。

  MAKC延伸性和扩展性非常强,它会快速地占据所有空余的空间。

  在剧烈反应后,化学反应会快速地趋向平稳。

  并且在短时间内迅速地硬化,它的硬度比普通的军用硬化塑料还要强上几分。

  当然想要和普通的钢材相比,还是力有未逮的。

  不过作为钢铁苍穹和隧道顶部的缓冲,已经算是最好的办法。

  起码隧道真的要完全坍塌下来,还能做第1道防线的缓冲给救援人员,拖延一定的时间。

  李潇抬头看着头顶层层叠叠的防护,心中的紧张确实放松了下来。

  加起来一共三层保护,只要运气不是太差,这里大部分人应该都不会有事。

  工程进度快速推进,不但有土块和残骸,用被临时改装的五菱宏光运出去。

  毕竟现在隧道内,只剩下两边的半个车道。

  普通的运载车辆根本就没法通行,而摩托车三轮车这种载具,运送量又太低。

  也就只有五菱宏光,这种四四方方的神车。

  随便改装一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货车。

  能够在隧道里面自由的进出,而且马力足够强,运载量还足够的大。

  每前进一米,工程车的广播就会响起提示。

  【目前挖掘进度432米:距离隧道内部,还有米】

  【警告,所有人提高预警等级。】

  【声纳探测和电脑稳定系统同时发出预警。】

  【隧道受力结构很大可能会受到影响。】

  听到提醒,李潇轻轻地叹了口气,最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来了。

  既然上面能发出这样的警告,必然问题很严重。

  ······

  隧道外。

  一群研究人员脸色铁青地看着,根据最新的声纳探测和实地数据模拟出来的挖掘结果。

  屏幕上一共分了100个模拟结果。

  100个模拟结果里面只有7个模拟结果是绿色的。

  而其他结果全是橙色甚至红色,橘色是代表非常危险,而红色则代表极度危险。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