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4.隧道坍塌,新的任务_开局火场救人,消防员的我被直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中,几台电脑发出滴的一声显然是已经完成了初步分析。

  几个中队长立刻停下了交流,他们凑到研究员旁边,想要第一时间看到分析结果。

  研究员很快得出结论:

  “根据声纳探测,以及我们通过系统建模预计。”

  研究员踟蹰了几秒,咬了咬牙继续说道:

  “情况可能会非常糟糕,我们用电脑模拟了1000多次。”

  “最好的结果,曾经加固过的最稳定的中心区域,还能保留了一段大约一百米左右的安全区域。”

  “最坏的结果,这1120米的隧道,除了北侧入口一百多米的位置以外,全部沦陷。”

  “剩下百分之85的模拟结果,隧道内没有完全坍塌的距离,不超过100米。”

  听到研究结果,所有中队长的心都咯噔了一声。

  他们知道这回事情是真的大条了。

  就听研究员继续说道:

  “南侧这边的隧1010块钱一个啊辆货车追尾侧翻,随后引发的爆炸,直接破坏了隧道的主体结构。”

  “巨大的爆炸引发结构共振,让一些原本已经老化的建筑结构瞬间分崩离析。”

  他手指着电脑示意图:

  “你们看,正常隧道的建筑都是分段式结构。”

  “通常是每100米或者150米就进行一次分段,就是为了避免主体结构出现共振现象。”

  “然而长青隧道的建筑年限已经超过35年,那时候是使用的整体浇灌技术。”

  “虽然已经设计师在35年前,已经创新性地在隧道的一些节点,做了力学的支撑和防护,但是起到的效果也微乎其微。”

  说着,他在隧道的中部,画出了一个椭圆形,囊括了其中一段隧道。

  “唯有这中间的一段隧道加固,是三年前做的。”

  “用的是铝合金加上RMA工程塑料做的加固,无论是强度还是延伸,性上都做得非常好。”

  “所以我们推测这一段被加固过的路段,倒塌的风险不会很高。”

  “如果其他的群众,能及时进入这一段隧道,那么安全系数是非常高的。”

  “至于其他的地方.....”

  研究员抿了抿嘴唇没有把话说完,但是在场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是傻瓜。

  大家都明白研究员,想要说的到底是什么。

  能进入隧道中部的人,能安全活下来。

  那潜台词就是,没办法进入的人估计就很难活下来了。

  想到这里,所有人的手脚都有些冰凉。

  一辆普通汽车的长度是5米,由于事故发生在车流最密集的下班高峰。

  所以,在长青隧道里面出现堵车的情况,是非常正常的。

  一辆汽车的长度,加上两辆车的车距,一共加起来是10米。

  长青隧道的全长是1120米,北侧入口有110米左右的距离没有坍塌。

  也就是说,长青隧道坍塌的总长度大约是1000米。

  即便出现最好的情况,隧道中央150米没有坍塌。

  那么坍塌的长度,也足有850米。

  简单地换算一下,就可以知道,一条车道上,最少有85辆车。

  长青隧道是一条三车道的隧道,也就是说最少超过250辆车被困在里面。

  即便每辆车只有了一个乘客和一个司机,被困的群众数量也超过500人。

  在得出了这个数据之后,众人都感觉有些晕眩。

  这时一辆黑色的商务车由远及近,快速地停在了应急通道旁边。

  商务车上下来了两个中年男人,以及一个年纪较大的老人。

  老人显得有些老态,不过精神还算比较不错。

  三人快步来到临时指挥所这里,在了解到具体情况后,老人的脸色也变得很难看。

  “你们消防队伍这边立刻开始救援行动,我向军区那边申请紧急资源。”

  ·····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