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7章 要想富,先修路_在大明当神棍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时也有商旅走这一条路。但是蒙元被驱逐到漠北后,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这条路很久没有人走了,已经年久失修了。

  朱棣带领几十万大军和民夫到察哈尔,走的也是这条路。在这个过程中,民壮们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但这种修的路,大都是浮于表面。

  要知道修路,不仅仅是把路用石碾夯实,有些地方还要用熟土,所谓熟土就是把土炒熟,将里面的植物的种子还有虫卵杀死,防止这些土里面的虫子打洞或者植物出土,破坏路基。更高级一点的是,要用石头或者三合土,这样的路可以用几十年,乃至几百年。

  秦睿今天突然间提出来,显然是想大修,好好修,这让王祥觉得有些震惊。“秦大人,你有什么想法?”

  以后秦睿会有几百万亩地,察哈尔的牧民消化不了他的产量,秦睿肯定要给粮食找个出路,那么运输问题自然就要提前考虑。而且二十三万民壮种完地、修筑城墙之后,不能闲下来,否则秦睿花这么多钱聘他们两年,就是傻子。秦睿肯定要把这个生意做的划算一些,民壮就是有把子力气,只要给钱,干啥不是干?

  秦睿没修过路,不知道八百里路要修多久,按照修筑城墙的速度,秦睿算了算,修这条路,一年多应该就够了,毕竟他手底下有几十万人,而且这条路也不是从零开始,更多是将元中都到元上都的路拓宽、维护,当然有些地方需要扒了重修。

  听了秦睿的解释,王祥点了点头,其实从王祥的角度来看,如果修一条路,他也是受益者,因为羊毛也需要从察哈尔运到北平城,道路也是从兴和堡中转,如果路修好了,他的生意会更加顺畅。

  秦睿给他讲过,如果羊毛能换钱,那么草原上的牧民,很快就会大规模的养羊,到时候羊毛的产量至少一年五百万斤。按照大明马车的载重,一车两千五百斤,得要两千车才能拉完,就算每次送两百车,也得十次。

  以现在的路来看,八百里路一天走六十里,那就算是厉害了,来回就得一个月,这还只是到了兴和堡,到北平还有四百里。蒙古草原一年能走9个月就算好的了,其他时间都是大雪封山,难以出行。

  如果路修好了,速度提到一天日行百里,这么多羊毛送去北平,应该问题不大。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在后世被奉为圭臬的道理,在大明还没有多少人懂。

  秦睿看得很清楚,落后的交通状况阻碍了察哈尔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进度,成了草原牧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旦道路得到了改善,那么草原上的畜牧业优势,就能迅速的转化成经济优势,带动草原的经济发展。

  除了羊毛,还有很多,比如几百万亩肥沃土地,这么多土地秦睿怎么可能真放在自己手里?只要能种出一季粮食,有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产量,再加上路通了,有城墙,有房子。

  二十三万民壮,能有三万人留下来,把地和房子卖给他们,卖掉拿现金,他不香吗?钱不够,办个分期付款,还能赚利息,他不香吗?

  大明的百姓,无非求温饱而已!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