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零五章:探花_红楼长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条策略的好处,以泰宁帝的帝王之心看来,好处巨大,最大的好处就是财基稳定,财基稳定则朝政稳定可期,为天下治理打下基础。

  第二则是扩大了税收。如此国库可丰。

  而如果这么做了,这绝对是帝王的文治武功中的文治,可以青史留名!

  而这可能是绝大多数帝王最在意的东西,想到这里,泰宁帝的一颗帝王之心顿时潮起潮涌……

  但随之泰宁帝也想到了当中的难处,那就是动了天下士绅、甚至是皇家的口袋。天下士绅可是他统治的基础,若要施行此策这当中之艰难,需要对火候拿捏之准确……

  想到这里一股无力感在他心里陡然产生……

  “是谁如此大才!何不早生二十载!”

  心中震动着,无力着,感慨着,泰宁帝撕开了,已经被好看掀开一角的卷面封条,李桂的名字瞬间映入了他的眼帘……

  对于李桂,泰宁帝当然熟悉,而且在心里是十分欣赏的,这不仅仅是李桂的诗名,对秦可卿有过帮助,更是因为李桂的立场。

  而他最近因为大观园之事,对李桂的注意力又增加了些。而从夏秉忠的汇报以及大臣的密报里他已经知道了大观园的盛况,也知道了李桂的举措。

  这些举措又让泰宁帝特别欣赏,特别是李桂将赵文重、余姚等大臣的宣扬孝道的牌匾做成了路标似的东西,最让他欣赏。

  当然从大观园的盛况中,泰宁帝也感觉到了李桂确实有经济之能,只是他没想到李桂的经济之能会如此之大,格局很如此之大,眼界如此之深远……

  再次看了一遍,泰宁帝把李桂的卷子递给了忠礼王,此时泰宁帝的异样早已被忠礼王、赵文重、余姚察觉。

  “什么文章,父皇居然让我看?”忠礼王心里疑惑着。

  他心思缜密而冷静,接过卷子后,先是在卷边上扫了一眼,然后他就看到了“李桂”两个字。

  对于李桂,虽然李桂破坏了他的一些财路,但忠礼王岂会看中财物,实际上因为李桂和忠仁王对立之事,他对李桂很有好感,认为他有风骨、有计策、有见识,甚至生出过招揽之意,只是当时李桂诗名太盛,不符合他的隐忍之道,赵虎臣又劝解他李桂应用之于明。

  “不知他写了什么生花妙笔?!”

  心中思忖着,忠礼王往下看去……

  而以忠礼王以前一直在朝廷上做事,绝对不是高墙内不知世事的王爷,实际上他世事洞明,很少有事情能瞒过他的眼睛,他正值盛年,思维又敏捷,因此当看到李桂上面的那句话时,和泰宁帝一样,他敏锐的感觉到此策绝对开历代之先河,甚至是强国之良方,因此他心头也不由得猛然一震……

  然后他的心就像盛开在暗夜的鲜花一样独自芬芳了,因为他想到泰宁帝居然把这样强国的方子给他看……

  不过他心头冷静,泰宁帝又没有让他发表意见,因此看完之后,他默默的将卷子递向了裘世安,而这时泰宁帝说道:“给赵大人、余大人看看。”

  忠礼王闻言,转手将卷子递给了赵文重。而赵文重身为宰辅多年,自然理解李桂话里的含义,理解此策的意义,看的老眉不由的抖动。

  而这时泰宁帝问道:“赵大人,如何?”

  闻言赵文重一边将卷子递给余姚,一边捋了捋雪白的胡须,叹道:“此子……国士也,大虞能有此人,大虞之福也。”

  而这时余姚也看到了李桂的话,心里也是巨震,不由的叹道:“江山代有才人出,果系如此!以此子之论,微臣认为可为状元。”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