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2章 红楼(62)_[综穿]好哥哥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院相比,国子监就显得一般了。金陵书院是整个江南最有名的书院,每次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就有一个出自金陵书院。

  还有一点,金陵书院存在的历史要比大庆朝还要长,距今有几百年历史。当年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大文学家创建的,为的就是朝廷培养优秀的人才,为世间培养杰出的文人。

  跟金陵书院相比,国子监就是个小弟。再者,国子监里面的关系有些复杂。

  国子监里面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京城的官宦人家或者王公贵族。来自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学生并不多。

  这些官宦人家和王公贵族的孩子会为了家族利益,自动结成一派。也就是说国子监里的学生会拉帮结派。

  这些学生来国子监读书,并没有几个真的是为了考取功名,而是为了结交人朋友,建立人脉关系。

  那些来自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学生,一开始进国子监读书,的确是为了考取功名,但是进入到国子监后,就会渐渐地忘了自己的初心,去讨好巴结那些家世好的学生。

  虽然国子监里有类似现代学校弄得月考制度,如果月考考得不好,就会被退学,但是国子监的学习氛围还是不如江南的一些书院。

  庆隆帝知道叶文赋和宋修文想让林淮玉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目的,但是他觉得没必要。

  在没有看林淮玉的答题前,庆隆帝觉得叶文赋他们夸大其词,认为林淮玉并没有资质进入国子监学习,但是看了林淮玉的答卷后,庆隆帝觉得林淮玉的资质非常好,让他进国子监读书有些可惜了。

  “国子监是什么情况,你们两个老东西不清楚吗?”庆隆帝反问道,“你们就不怕他进了国子监会被影响?”

  庆隆帝这话让叶文赋和宋修文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皇上,您的意思?”

  “朕不觉得林如海儿子进入国子监学习是一件好事。”庆隆帝言道,“如果你们想让他考中六元,你们可以亲自教导他,没必要让他进国子监读书。”国子监里的先生都是有学识的人,但是跟叶文赋和宋修文相比就差多了。

  庆隆帝的话很有道理,叶文赋和宋修文觉得他们之前的想法欠考虑了。

  “皇上英明,臣写信给林如海,让他把淮哥儿送到臣这里来,臣亲自教导淮哥儿。”之前教导淮哥儿教地断断续续,叶文赋觉得自己教得不怎么好,心里一直有遗憾。如今听到庆隆帝这么说,他觉得他可以再次教导淮哥儿,这次他会非常认真负责地教淮哥儿,让他考中六元。

  “朕有意让林如海去福建。”

  “福建?”宋修文和叶文赋听到这话,纷纷露出吃惊的表情。

  “福建那边该整整了。”庆隆帝说这句话时语气轻描淡写,但是眼神却充满杀气。

  叶文赋和宋修文是知道福建那边的情况,听到庆隆帝这么说,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