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年代(80)_[综穿]好哥哥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保持着激斗的旋律,但是这个激斗的旋律并不是一样的,而是不同的。在第一乐章的开头,旋律就非常激越,然后听众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在第一乐章的四分之二处会有不同的旋律,这个认为是对的。但是,在四分之三处,听众们以为还会有不一样的旋律,结果这处的旋律竟然和四分之一处的旋律一样,这是听众们意想不到。

  就在听众们以为四分之四处又会像刚才一样出现差不多的旋律,结果最后一小部分的音乐直接和前三部分的音乐完全不一样,让听众们完全摸不着头脑。

  阿加丰诺维奇先生说林淮玉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有莫扎特最后钢琴奏鸣曲的几分影子。其实,他说的没错。自从学了钢琴后,林淮玉经常在系统的图书馆里练习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

  叶列娜教授他们见林淮玉的钢琴弹奏水平一次比一次好,弹奏的技巧也是一次比一次高,以为他是天才一教就会,不需要像他们这样花了无数的时间练习。其实,他们不知道林淮玉在系统的图书馆里练习了一遍又一遍。

  虽然说学习音乐需要极高的天赋,但是即使林淮玉拥有九个音的绝对音感,但是他不勤奋认真地练习,九个音的绝对音感也是没用的。再说,拥有九个音的绝对音感,并不代表天生就拥有非凡的技巧。

  莫扎特是不能用理论来揣度的天才,那么林淮玉也是。

  林淮玉喜欢莫扎特的音乐,他的音乐中多多少少有莫扎特的影子。

  阿加丰诺维奇先生把林淮玉这首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技巧,分析地非常全面,也分析地非常犀利。同时,他形容地比较通俗易懂,让读者们一看就懂。

  情感上的分析就更“一阵见血”了。阿加丰诺维奇先生说他听林淮玉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时,看了一场犹如史诗般的战争,还把自己代入了进去。在振奋人心的旋律中,他以为他们这方会胜利,而且会赢得非常漂亮。结果,他是赢了战争,却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他的战友们全都死了。

  他点评那一声尖锐的旋律是整首曲子的灵魂。如果没有它,就不会有第二乐章的哀痛。

  那一声的尖利声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将士的嘶吼声,他不明白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活下来。

  只是看乐谱,觉得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没有过度,也没有任何铺垫,认为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听了弹奏的后就会发现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过度地非常完美。

  阿加丰诺维奇先生不仅评价那一声尖锐声是整首钢琴协奏曲的灵魂,是点睛之笔,但是更多的是“天才之笔”。凡人是不会在第一乐章最高|潮的时候,突然加上一个非常突兀的尖利声,但是林淮玉就加了这个尖利声,让它变成了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之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