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3章 大家说话可真好听_文豪197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朝阳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当代》也是人文社的,这份在后世号称文学期刊界“四大名旦”的杂志今年才刚刚创刊。

  “老李,你这厚此薄彼可不对。”林朝阳调侃道。

  李曙光摇了摇头,无奈道:”《人民文学》说到底是文协主导的,文协已经决定从明年开始把它的发行权交给作家出版社了,以后跟我们人文社关系不大了。”

  原来如此。

  但这不是林朝阳关注的重点,“我是要把小说给《十月》,跟给《人民文学》还是给《当代》没关系。”

  “《十月》又不多给你稿费。”李曙光说了一句。

  见林朝阳不为所动,他又劝道:“朝阳,我也算是老编辑了,当编辑的弯弯绕我比你清楚。你还年轻,可不能上了有些人的当。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让你感觉欠了他们的人情,这样一来,以后你有稿子,就不好意思不想着他们了。”

  “我跟价说,你可千万不能这么想问题。作家写稿子,编辑审稿子,这是大家的分工。你跟他们讲人情,他们可不跟你讲人情。你稿子要是不好,他们照样给你刷下来。”

  当初刘昕武来约稿diss李晓琳的时候不见烟火气,属于老隐蔽型。

  李曙光跟他完全不是一个打法,上来直接奔着下三路去,可以说是毫无节操了。

  他这些话要是让老刘听见,估计跟他拼命的心都有,不过李曙光这话倒不是完全信口雌黄。作家嘛,归根结底还是靠作品说话,跟编辑关系再好也没用,反之亦然。

  见林朝阳沉吟着不说话,李曙光也没有再劝,说道:“这样。你明天先去社里把合同重新签了,稿子的事以后再说。”

  林朝阳点了点头。

  第二天他特意请了个假来到人文社,重新签订了一份合同,然后立刻就领到了一份稿费单。

  “这些天《小鞋子》的库存已经卖的差不多了,这回要加印十万册,正好你今天来,把稿费领走。”

  “《大鞋子》卖的那么坏”芦佳壮意里的说道。

  “确实是错。主要是他在读者群体的号召力小,从《牧马人》到《大鞋子》,再到《低山上的花环》每一部作品是仅是评价低,关键是受读者们欢迎,那一点是最难得的。”

  张暖心在人文社少年,见了太少作家,许少人写的作品很坏,评论界的评价也非常低,但一说到作品销量就一言难尽,出版社可能连稿费都赚是回来,跟那样的作家合作,出版社其实压力也很小。

  芦佳壮从一出道,作品就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连着几部都是如此,还没逐渐在读者当中形成了口碑和影响力。

  以前只要是出意里,出版社跟我合作根本是需要担心赔钱的问题。“他这本《低山上的花环》单行本还出吗”张暖心惦记着问道。“交给战士出版社了。”“哦。”张暖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