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五十年代农家生活(8)_快穿之六七十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层水,太平村水源充足,但是也只是能供给一点点水,保持水田有水就好。

  刚刚开始,大家还没有陷入到后面的恐慌中去,孟红梅也就是前两年去过燕京住了一段时间,后来一直待在村里,在燕京的口粮,也是孟家老太太帮着领的,每一次都是四个月寄一次到太平村,现在是队里是统一到队里食堂吃饭,不过因为孟红梅母子的口粮不在队里,她家倒是可以自己做饭吃,去年的大炼钢,很多人家都没有了铁锅,孟红梅家里明面上也是没有的。

  前两年在宋洪兵的建议下,农闲时,大家修筑水渠,从水潭河流两个地方通往田地的水渠,有了前几年的辛苦,现在队里的老爷们儿不用自己挑水灌溉,也算是一件轻松的事。

  春雨贵如油,今年的春天是滴水未下,有经验的老农们,早就预测今年会干旱,只是不知道干旱的程度,西秦省大部分地区都是缺水的地方,还就西京附近好那么一点点,也就好那么一点点。

  现在要说最好的还是太平山下的太平村。

  水资源稍稍丰富一些,队里的人也不敢大意。

  村中央的大钟敲响,是早上吃饭的时间,宋洪兵饿着肚子到食堂去吃饭,扎喉咙的粗粮实在是难以下咽,他觉得自己变得娇贵不少。

  几家人都不缺粮食,队里办食堂的时候,也只是收当年下发的粮食,别的粮食你只要藏的好,他们不会刻意收,民不举官不究,华国是个人情大国,一个村里住着的,多少都有姻亲关系,只要不是太心眼小的人,都不会举报揭发。

  宋洪青,宋洪成,孟立诚,孟立章都各自翻修的房子,他们的都是青石修的房子,青砖就没有用,怕扎眼。青石便宜,在外地买来也比本地青砖便宜很多,太平山脉的居民都不会采山上的石头,一是山崖陡峭。二是老祖宗口口相传的规矩,不许采太平山的石头和树木,每个村里都有种树在山下山脚,就是为了村民们修盖房屋准备的,老人的智慧是由丰富的人生阅历得出来的。

  去年的大炼钢别的地方很多山都砍的惨不忍睹,但是只有太平村附近,没有被砍伐,孟红梅之前每次上山都会找不同反向上山或者上山以后再走到不同山脚撒下荆棘的种子,这几年早就长得很高很茂密,想胡乱砍伐不现实,这些荆棘有过异能催生,比一般的荆棘生命力都要旺盛,砍伐没有几天就会再长出来,让人防不胜防。

  太平乡一大队(太平村)在大炼钢上面绝对不是先进分子,不光怎么努力总有一个队排在最后一名,太平村的人无所谓,在他们心里荣誉没有肚子饥饱重要,从小就听父辈祖辈说山不能变成光秃秃或者植被很少的山,要不以后不可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水之于他们是另类的粮仓,让他们砍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