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章 谏上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士卒玩物,当死力鼎助朝廷北伐,攘除奸凶,还我大汉清平乾坤!

  亦很好推行开来。

  郑璞所呈之书,通俗易懂,只需抄录送于各郡县太守县令,令他们遣小吏为乡闾亭长及三老读解,便可让黎庶皆知。

  昔日南征前,幼常曾言“攻心为上”,不想今日子瑾,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竟将“攻心”之道,用于巴蜀之民矣!

  阖目而思的丞相,嘴角微微泛起弧度。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现。

  此郑家子胸中韬略,于巴蜀后辈中,如若松柏置于枯草,不可掩也。

  国有梓才,可贺焉!

  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子瑾才优,伯松若领军职,或可让二人多接触些,看无裨益之处。

  抑或者,不止于伯松一人。

  思至此,丞相睁眸,轻叩案几,“召郑书佐来见。”

  “诺。”

  门扉外的值守小吏,朗声而应。

  门下督,郑璞自身署屋内。

  逼仄的空间,与长久的等候,让他有些心绪烦躁。

  索性,挑起并檐而开的小窗,目睹来回忙碌及巡视甲士,权当解乏。

  一月有余了,句扶依旧没有归来蜀地。应是离乡闾太久,丞相允他休沐时间颇长,以及携妻而来,不宜赶路匆匆吧?

  阿母与小嫣儿,不知收到我书信无?

  天已寒,风雪将至,赶路多艰,若是来成都,还是莫耽搁太久为好。

  还有休然兄,北上汉中郡,竟不知如何了?

  目睹着来往的甲士,还有那已竟生无数小骨朵的寒梅,郑璞思绪如泉涌,品味着独自静坐的惆怅。

  昔日汲汲营营,一心只想多积功累勋,以求得展心胸抱负。

  今身在局中,又有了几分疲惫。

  却是不知日复一日、累月经年的丞相,以及乏守宫禁的天子,是如何熬过的?

  “郑书佐,丞相有召。”

  署屋外的值守甲士,瓮声瓮气打断了郑璞的胡思乱想。

  “好。”

  微微颔首,郑璞耷下小窗,快步出署屋。

  一路随那相府值守小吏疾行,穿月门,过阁角,入丞相署屋内。

  未来得及行礼,丞相便眉目含笑,伸手虚引,“子瑾不必拘泥缛礼,且入坐。”

  “诺!”

  闻言,郑璞躬身做揖,径自跪坐。

  “子瑾所呈之书,我已尽读罢。”

  丞相捋胡谓之,“对书中‘攻心’之举,亦觉得对朝廷北伐,多有裨益之处。子瑾休沐之际,尚多有良思,可嘉!”

  “璞不敢当丞相之言。”

  口出谦逊,郑璞亦笑容潺潺,说道,“璞学浅才疏,此五卷书乃是请允南兄代笔书之。”

  州劝学谯允南?

  也是,若非谯周早得闻,安有学宫士子群议纷纷?

  然而,此书辞藻不算华丽,郑璞自身便可执笔,为何请那谯周代笔邪?

  微扬眉,丞相有些诧然,继续说道,“不想子瑾与谯允南如此熟稔,竟可连代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