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8章 犹不及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举可体现朝廷之德、安将士之心。

  另一,则是恩出于上,为天子日后掌控兵权绸缪。

  这些将士遗孤,日后亦会被朝廷依着个人的才学,分派戍守各地的职责或入征戎之军任职,相当于大汉行伍中低级军官的预备役。

  如此,本就有选拔武将职责的赵统,被天子转授羽林新军统领之职亦不意外了。

  但这也打乱了郑璞的计划。

  在他应下张苞之请时,心中打算推举赵统戍守京畿内外。

  因为从忠贞与父辈功勋以及个人才能等角度考虑,最适合受领此职责的人,无非先帝元从关张赵三家的子侄。

  如今,关兴督领汉中,日后将被倚为国之藩篱督战一方,不可能归来任职;而张家次子张绍少小便筋骨羸弱、无有武事之能,在行伍中难以服众;先前便官居虎贲中郎的赵统,自然就是最适合接替向宠职责的人选。

  若不从此三家擢拔,诸如马忠、糜威、霍弋与庞宏等其他人,都各有权衡之弊。

  其中,糜威与庞宏不必说,行伍履历太浅威信不足,且二人的从父糜芳与庞林如今分别在魏吴任职.有些口舌是非,能避免就免了罢。

  而马忠与霍弋则是不能轻易调离南中。

  现今的南中之地虽然大致安稳,但在故庲降都督李恢病故且宗族迁入汉中定居后,兴古郡与永昌郡都曾有过土人蛮夷首酋作乱之事。

  规模不大,马忠与霍弋仅征发郡兵而往便悉数讨平了。

  然而,孰人又能断言,将彼等调离换做他人前去南中镇守,不会诱发土人蛮夷部落新的叛乱呢?出于后方安稳更利于北伐大业的考虑,朝廷自是不会优先考虑他们二人的。

  尚有被调往陇右驻守的李严之子李丰,亦不是良选。

  李丰的资历倒是无忧,但李严如今在中枢居督考百官之责,哪有令其子戍守京畿内外的!

  因而,算来算去,唯有将张苞调归成都才是最好的安排了。

  思及于此,罢了横笛闲情的郑璞,又心思放在了即将与天子刘禅会面的言辞之上。

  归来成都这些天,除了列班朝会时见过天子外,郑璞一直没有与天子私下设宴座谈过。因为三日后将北巡,届时二人同行于途不乏攀谈的机会,故而天子便很体贴的不占去郑璞迎来送往的时间了。

  而现今遣傅佥来引郑璞往龙首山西麓的羽林军营地嘛

  乃天子在临行前,还诏令在成都的功勋子弟,以骑射功夫作为比较甄选出随行北巡的人选。

  算是恩荫励下的手段罢。

  君臣同乐之事,郑璞被召来乃理所当然。

  尤其是他被丞相遣归来迎驾北去,必然也要肩负沿途调度各地戍守士卒护卫的职责,亦必不可免在临行前与天子以及向宠将一些细节商榷敲定。

  只不过,觉得以天子敦厚的性情,断然不会有临时生事之念的郑璞,将满腹心思都放在了如何通过天子扭转成都上下那股对北伐过于乐观的风气,以及在天子与丞相谋面之前如何先将张苞摘除戍守京畿职责之外罢了。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天子召他来与会,同样是出于其他心思。

  乃关乎丞相。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