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终到颖川_袁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不穷时,仍敢抵足起身反击。

  这一点,袁绍深有体会。

  在与公孙瓒的界桥之战时,威风凛凛且能征善战的白马义从一度将袁绍逼迫到了绝境。

  麾下士卒士气低落,只觉末日来临。

  唯有袁绍,不惧白马义从,哪怕箭矢擦肩而过,他仍怒目相视,鼓舞着麾下士卒发起反击。

  他体会过那种感觉,也正因此,李膺的名号才使得边境异族闻风丧胆。

  如今卸职归乡,以经学博士身份开创私学,门下学生近千。

  如此能人猛人,却肯在贵客临门之时,仍然拿出象征着汉代最高规格的拜师礼仪,持牍趋谒来接见自己这不过一普普通通的求学之人。

  “不愧是大家风范,名士中最能打的将军,将军中最能言的名士。”

  越是如此,袁绍越是不想耽误李膺的待客之道,遂拉住李瓒的手摇头道:“瓒兄,我不过一普通百姓,何需李师如此厚待。”

  李瓒不想再听袁绍的这般客套,平日里听惯了那些太学生们殷殷切切的谦虚备敬,索性直接打断道:“本初莫要再言,你既出身名门,岂不知我父是何用意。”

  “更何况,你的才学当得起这份特殊对待。”

  李瓒越说越兴奋,他虽然不算是什么博学多才的大学士,也不曾外出求学问经,但在父亲李膺耳熟目染下,他也算得上一名合格的经学生。

  他对于袁绍文章中提及的某些知识点,只觉晦涩难懂,若非父亲时不时的在旁为他解惑。

  他甚至都不知这其中所求何意,更不知袁绍这篇文章究竟讲述了何等波澜壮阔的经学春秋。

  对于不懂的知识点,李瓒从来不会不懂装懂,只是虚心求教,这全赖李膺的教书育人之道。

  说白了,李膺对于袁绍的重视,远远超过了李瓒的想象,也超过了袁绍自己对自己的想象。

  袁绍的那篇文章固然是涉猎颇多,见解独特,若能实现其中任意一项,都可极大的提高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但在李膺的见识下,自然看得出来实现这些方针的困难。

  袁绍也没打算就这样直接的将书信中的东西实现,他只是把它当做一块砖,用来打开李膺门下的一把钥匙。

  现在看来,这块砖似乎完全发挥了它更大的功效。

  “瓒兄何故言之绍出自名门?”袁绍疑问道。

  李瓒看了看一脸真诚的袁绍,犹豫了稍许。

  他是个聪明人,很快就意识到了之前那个老者为何扭扭捏捏,仿佛是对其身份忌讳莫名。

  好在那老者最终还是将袁绍的身份说了出来。

  说到底,李瓒终究是希望父亲能够重归朝堂,又或是能够重新掌控边境时的那番权势。

  李瓒内心中的求官之路丝毫不亚于谯郡曹操。

  “本初,实话跟你说了吧,我父亲不单单是因为你写的那篇文章才萌生授徒的想法。”李瓒犹豫了一下,又看了眼似乎是明白其中缘由的袁绍。

  “本初出自汝南名门,袁氏一系名声天下谁人不知,我父因陛下的一些决策,使得罢官归养。”

  “我看得出来,父亲很想再出任边境,奈何党锢的波及太大,陛下又被那些可恨的阉竖蒙蔽,以至于我父心中一直郁郁寡欢。”

  “你袁氏一脉的身份可以帮助我父重回朝堂乃至边境。”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