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章 袁绍的评价_袁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袁绍的评价

  “那袁本初正如其所说,甚至还有谦虚的成分在里。”

  李瓒毕恭毕敬的躬身施礼。

  他自濮阳县归来,所看到的场景甚多。

  那袁绍明明只是一介县令,却做着与民同息,与民同住的习惯。

  整日都沉浸在如何让农夫种的谷物如何大幅度提高产量。

  如何让商贩不再为县衙中的苛刻要求税收而被吓得落荒而逃。

  如何接纳饿得已经走不动道的流民而不犯上作乱。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李瓒甚至还亲身体验了一把濮阳百姓的一天生活日常。

  结果,完全不似想象中的穷苦艰难,反而是家家户户都能吃的上谷米,喝的上干净水,大街上夜无灯火,商不关窗。

  整个县城给他的感觉比起年少时跟着父亲一同进天子都城都要祥和许多。

  至于如今的那些濮阳居民们,对已经辞职卸任的袁绍评价。

  李瓒只能说,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

  甚至可以说,在濮阳县内。

  百姓们或许不知当今天子名讳,不知今夕年号,但仍会记得袁绍何时入职,又何时因何事而离职。

  在这种近乎是痴狂的崇拜下,整个濮阳县上上下下都充斥着一种奇特的生活方式。

  明明现在的县令姓张,但百姓们还是习惯登府衙呼袁县令名讳。

  而那如今的县令也不生气,只是将其诉求一并呈上,随后在一系列操作下便解了诉求。

  百姓们离去仍是高呼袁县令乃是清官,好官,为民申冤的百姓官。

  李瓒亲身体会一圈下来感觉甚是良好。

  当他将这些内容都尽数告知父亲时,一贯处事不惊的父亲都露出了些许惊讶。

  李膺对于李瓒的内容兴趣颇深,接着又一五一十的问了些关于民生的其他问题,李瓒也都毫无保留,完完本本的按照当时的情形复述道。

  他乃罢官之士,虽得士人敬仰得了一八俊名号,但这终究上不了朝堂台面,更得不到那些掌权宦官们的讨喜,若无变故,自己可能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闲暇时分教教颖川附近的学生,与三五好友相聚,兴许也就这样了。

  但他不服老,也不甘心就这样沉寂下去,他想抓住一个能够扳倒那些祸乱朝廷,引起百姓,士人,怨声载道的阉竖。

  以巧言令色蒙骗天子悍然发动党锢之祸的阉竖们如今大权在手,天子双眼被遮蔽,不知世间疾苦。

  但凡有一丝一毫的机会,他都想要抓住。

  现在,机会似乎是正悄无声息的飞了过来。

  袁绍,出身汝南袁氏。

  仅凭这一项,袁绍的跟脚就站在了几乎全天下人的肩膀上。

  李膺出身世族,自然对士人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袁绍的出现,李膺那颗沉寂多年的心又开始躁动起来。

  他看中了袁绍背靠袁氏的大旗。

  若其再添上点真才实学,李膺觉得便已是雪中送炭了,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