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火攻_袁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那鲜卑人近距离接触,凭借手中弓弩,只需在五十步开外齐射,靠箭矢形成的交叉密集网将那鲜卑人射成刺猬一样。”

  很快,这个作战指令就被传达了下去。

  整个弩骑营有七千人,其中六千人轻装上阵,只带够百发箭矢放置在马侧边的箭壶里,余下的一千人则是保障着后勤工作,所有人的饮食物资,乃至箭矢都尽数放在其身上,使得其阵型永远落在最后面。

  一来,先头部队遇敌时,当即展开攻势,箭矢的消耗量会非常快,不用借助近距离的战斗,使得每个人只需要弯弓射箭,重复这个步骤,将在营盘中日夜操练的技巧拿来一用。

  二来,若是遇到成群结队的鲜卑骑兵时,后方携带辎重的部队则可以更提前一步就改变方向,以此来躲避鲜卑骑兵的掩杀冲击,虽然这个画面几乎不太可能实现,六千人的精锐一轮齐射下,漫天箭矢飞射,足矣摧毁鲜卑人的士气斗志。

  而最重要的是,若是遇见的小型鲜卑部落,将其尽数斩杀后,其所蓄养的牲畜,皮毛,乃至战马武器等,他们都可以择机挑选携带。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也就是孙子兵法中所提及的以战养战。

  不重复在本国境内征兵纳粮,所需物资则尽数在敌人手中掠夺,以此填补军需。

  大多数的国家陷入贫困之时,多数都是因为发动远征,劳民伤财,消耗的国内物资极其庞大,距离越远,所额外消耗的物资就越恐怖。

  长此以往,国家的财政就会远远超出承受的限度,最终形成百姓吃不饱饭,物资因军队所需开始漫天涨价,由此便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起义。

  绝大多数的起义,实际上都是因为天下黎庶们吃不饱饭,他们觉得起义能填饱肚子,甚至可以改变阶级。

  所以,袁绍才敢在稍有不慎便会彻底迷失方向的塞北只携带五天的干粮,其余空间尽数用来填装箭矢,而在这之前,袁绍也是特意招募了数十名向导,辽东属国内生活的鲜卑乌桓异族的人不尽其数,其中总会有人因为高额的赏赐从而提供这些帮助。

  袁绍信不过他们,所以每几支小队分发一个向导,彼此间并不相连,届时就算他们想反水,总归会有其他人继续充当向导,再加上有田照这个活地图在,袁绍对于塞外那满天的风沙才不会惧怕。

  趁着夜色,袁绍的部队继续在前行,只不过行进的距离很慢。

  不多时,从前方回探的哨骑禀告,前方发现疑似鲜卑部落的聚集地,大致有两千人左右。

  袁绍驻足,回过头来趁着月色望向弩骑营的士卒,疾声道:“待到了那鲜卑部落的聚集地,凡五十步外就不用再前进了,用火箭摧毁!”

  “诺!”士卒们个个斗志高扬,这还是第一次在塞外战斗,还是与有着塞外野狼之称的鲜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