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 下次一定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屁拍到马蹄子上了……”

  陈景恪也连连点头,让老朱去封禅泰山,看不起谁呢。

  封禅泰山,那不是自降身份,和宋真宗赵恒之流一个档次了。

  当然了,虽然心里很鄙视赵家,嘴上是不能这么说的。

  所以才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

  只能说,宋真宗被动做了一回好事儿,彻底绝了后世君王封禅泰山的念头。

  笑了一会儿,朱雄英说道:“纳哈出归顺倒是省了很多麻烦,下一步就是攻打高丽了吧?”

  陈景恪颔首道:“按照计划,应该是如此。还好后续要打高丽,否则将士们肯定很失望。”

  朱雄英也笑道:“是啊,动员了两年,将士们都期待着建功立业,纳哈出就这样降了。”

  “这功劳就像是煮熟的鸭子飞了,换成谁都难受。”

  陈景恪说道:“徐老大倒是得意了,奇袭庆州阵斩敌军主帅,这功劳够他吹一辈子的了。”

  朱雄英点点头,说道:“你说,将来他不会真的和霍去病一样,封狼居胥吧。”

  陈景恪笑道:“这事儿说不准,不过我更看好永昌侯,徐老大还差了点。”

  主要徐允恭以前从未领兵作战,朝廷不可能让他独领一军深入草原。

  汉武帝时期,无将可用只能启用新人。

  大明不一样,当前真可以说战将如云,能挂帅出征的实在太多了。

  论资排辈也轮不到徐允恭出这个风头。

  朱雄英没有再提这一茬,转而说道:“原本的计划是六七月份能拿下辽东,再用三个月打下高丽。”

  “现在纳哈出归顺,替我们节省了三个多月时间,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经略高丽。”

  “这下,高丽真成瓮中之鳖了。”

  陈景恪说道:“高丽已经是我大明囊中之物,没什么好担心的。”

  “现在我更关注的是国内的改革,也是时候推行了。”

  国内变革,原本是想等辽东战事有了进展再进行,谁知道进展竟然如此之快。

  进度条直接拉到头了。

  对外战争的胜利,往往最能提升君主的威望,增加朝廷的凝聚力。

  此时正是革新最恰当的时机。

  朱元璋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当即就颁布了一条条新政措施。

  第一就是开海。

  在泉州、福州、宁波、松江府、青州等五地设立市舶司,掌管出海事宜。

  开海之事已经人尽皆知,并没有人觉得奇怪,很顺利的就展开了。

  第二条新政就是新税法。

  商业税还好说,这是早晚都要征收的,大家也都能接受。

  真正让文武百官无奈的,是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表面看起来此法是面对所有人的,但谁都知道,这就是在针对豪门大户。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想象中的反对声根本就没有出现,此法就这样通过。

  陈景恪一开始觉得很惊讶,但略微一想就知道是为啥了。

  去年朱雄英上书,提出摊丁入亩之法,已经经历过一番辩论了。

  朝廷的意思是明摆着的,此法必然要施行。

  百官抗争过,但没有任何效果,只能无奈接受。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老朱的屠刀太锋利,将人给杀怕了。

  尤其是借着赵瑁案,将地方大户清洗了一遍,又借着清查人口和土地,将宗族势力敲打了一番。

  有能力阻挠新税法的势力,已经被打的七七八八。

  剩下那点残余势力,能保全自身就偷着乐了,哪还敢和朝廷做对。

  真正让百官震惊的,是第三条政令。

  将金钞局稽查司大部分剥离,组建税务稽查司,专门负责税务稽查工作。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