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8章 整编边军_明末亲军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或者是他们的家属分发积欠。同时我要求你,将你现在的队伍里,年纪在15岁以下,40岁以上的,身体残疾不能战的兄弟们挑选出来,我将额外给他们每人五两银子作为安家,让他们重回庶民,在边地屯垦,然后我命令你,在最快的时间之内,招募符合当兵条件的流民,补充你的员额。”

  何光兴奋的立刻挺身:“末将尊大人的令。”

  赵兴再次郑重的询问,我不需要敷衍,因为我的军费有限,你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以你这个堡寨,需要多少真正的将士,就能挡住鞑子的进攻,最起码,你能坚守到周围兄弟军队的增援?”

  赵兴这么问,其中的目的就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精兵简政,然后将那有限的钱粮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被臃肿的无用之兵所消耗。

  何光看了一下自己的堡寨,心中默算了一下之后,充满信心的报告:“八百,我就可以独立独挡住敌人,五百,我就能坚持一个月,等待周围的友邻兄弟部队增援。”

  赵星就背着手思考了一阵,然后果断的道:“那就五百。但事后我会随时抽验,若有空额,就地正法。”

  何光兴奋的单膝跪倒:“有足兵足饷的兄弟,小股的敌人入寇,我将会让他有来无回,大股的敌人进攻,这里就是铜墙铁壁。”

  赵兴将他拉起来:“这样我就放心了,就可以为你们筹措出充足的钱粮,这一段长城的安危,你们身后无数汉家百姓的安全,就交给你了。”然后退后一步,给何光深深的一躬到底。

  一锭一锭的真金白银,由赵兴亲自交给了那些将士。即便是战死的将士,或者是病死的,饿死的,只要他确确实实的,存在过在这支队伍里,赵兴都将这一笔军饷,交到了他们还幸存的亲人手中。这样的举动,立刻让这些边军的将士和他们的家属,对赵兴感恩戴德。

  同时淘汰那些老弱,给了他们五两银子的遣散费,也让他们欢欣鼓舞,对朝廷和国家,再也没有了怨言。拿着补齐的八年银子,何光第1个做的就是,第1次走进了那个乡镇,赎买出了自己的女儿,一家人终于可以再一次,抬起头来做人了。

  留下了一个缇骑兄弟,监督着何光招募新的士兵,带着大队人马急匆匆的向下一个边军的驻地赶去。进行了下一次的整编。

  经过了整整一个月的奔忙,当三边的防线再一次变得有活力,有生机,有了战斗力之后,赵兴疲惫的回到了自己的行辕。然后提起笔来,向崇祯上报了自己的行动过程。

  “发放了所有积欠,三边皇恩浩荡的呼声日夜日夜不息,最终,臣淘汰了老弱,整编能战之兵二十四万,长城一线,再无危险啦。”

  而在奏折的最后,还是不忘记抨击了一下杨鹤的政策,深刻的剖析了这个政策的弊端,大大的褒奖了一番洪承畴的能力,肯定了已经改变思维的洪承畴剿抚并用的手段,推荐了流民屯垦和减租减息政策的切合实际,然后一切还请皇上圣裁。这一步必须走,否则就是僭越,好心办好事,也可能掉脑袋。这就是万恶的封建社会。

  同时,在给老娘的家书之中顺便儿的给英国公带了一封书信,再请求他替自己吹吹耳边风的同时,依旧恳求他不要愚忠丢掉性命。

  英国公接到女婿的书信之后,只是淡然一笑:“不在局中,你怎么能理解局中的困苦?不过好在,你弄来的那七百万两银子,我还是为京营争取了一百万,虽然不多,但足可以让你的兄弟保命。将来,就看你们兄弟二人的做为了,至于你最终愚忠不愚忠,我也就不管了。”封上了这封信,让快马送到西北去,张维贤就如释重负地长松了一口气,坦然的开始面对未来的宿命。

  十月末,赵兴主导的王尽忠边军军成,按照赵兴追剿流寇的方针,王尽忠的军队渡过了黄河,进入山西剿匪。

  耿如起多次严责王尽忠越界,但赵兴一句:“既然你不能做,那就我做。这是我钦差调派,与你无关。”就让山西官员哑口无言。

  十月到了,就在赵兴厉兵秣马的时候,天下的大事依旧发生了。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