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5章 避轿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申时行这两天眼皮子时不时地直跳个不停,感觉眼下的朝局波云诡谲。

  让他这个首辅都有点不知所措了。

  他想找万历皇帝单独叙一次话,可又不敢,但准确地说也不是不敢,而是心虚,感觉自己的话没有分量,对万历皇帝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正如之前梁梦龙、王篆、曾省吾几位说的那样,他这位首辅“不作为”,至少还坐在首辅的位子上,而一旦与万历皇帝唱反调,首辅的位子恐怕就要丢了。

  申时行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的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感觉自己这个首辅不称职,另一方面又担心失去首辅这个位子。

  ……

  在热烈的期盼中,关于明查清点冯保家产的结果终于出来了。

  依万历皇帝的旨意,对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的调查结果如实公开。

  此消息一出,天下人声鼎沸。

  无不感到惊讶。

  谁能想到冯保居然提前将自己的财富都无偿捐献出去了?

  谁能想到冯保这个贪鄙成性的人居然慷慨大方了一回?

  这下,支持冯保的人都为他感到高兴,感慨冯保的高明;

  而反对冯保的人恨得咬牙切齿的同时,也佩服冯保的先见之明。

  申时行放心了。

  梁梦龙为此还特意找冯保一趟。在去冯保府邸的路上,对面正好也有一顶八人大轿抬了过来。

  早在大明开国初期,朝廷就明确传下了避轿制度。

  凡是管秩低的官员乘轿出行,在路上遇到官秩高的官员,一律得停下轿来避到路边,待官秩高的官员轿马过去之后当可重新上道。

  比方说,九大卿在路上遇到内阁辅臣的轿马,除吏部尚书以外,其余一律回避。吏部尚书与阁臣出头可以互相掀开轿帘,伸出头来揖礼而过。

  下层官员若见了九大卿,不但要避轿,还得走下轿来,跪在路边公公。

  总而言之,什么级别的官员如何避轿,有着一套完整的规定。

  正德、嘉靖两朝之后,避轿制度虽然没有宣德年间之前那么严格,但大致规矩官员还不敢不遵守。

  因此,对于天官吏部尚书梁梦龙而言,偌大的一座北京城,除了首辅申时行,还没有谁的轿子敢与他争顶。

  然而,今天好像有点邪乎。

  梁梦龙当然不用管了,他是吏部尚书,所以继续向前。

  对面的轿夫一眼便认出来了是梁梦龙的轿子,于是乎连忙磨过轿杠,要把轿子抬进就近的小巷。

  轿子里的人一看轿子变了方向,连忙跺脚吼道:“你们要干什么?”

  “老爷,咱得避轿。这是规矩与理由,”领头的班役回答。

  “避谁的轿?”轿子里的人又不耐烦地问道。

  “吏部天官梁梦龙大人。”

  “……”

  坐在轿子里头虽然没有掀帘看,但梁梦龙已经听清了对面那人是谁。

  原来不是别个,正是冯保的侄子冯邦宁。那家伙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