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4章 张居正出府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慈宁宫。

  朱翊镠依然陪着李太后,他们母子俩基本上都是聊着有关张居正以及改革相关的话题。

  只是,母子二人的情绪,或叫状态,很不一样。

  李太后的情绪沉重,所以状态显得低迷;而朱翊镠看似随意,他一直在安慰开导李太后。

  毕竟,一个是被迫接受张居正离京归乡,另一个是积极引导甚至怂恿张居正归乡。

  他打心里觉得,这时候张居正归乡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经历过一番病痛之后,这时候的心结也不在张居正,更不在万历皇帝,而在李太后。

  也就是说,思想工作难做的其实只有李太后一个人。

  “镠儿,你也不去与张先生饯行吗?”李太后忽然问。

  朱翊镠摇头,回道:“娘,孩儿今天一来不适合露面,二来该说的话也早已经对张先生说完了。”

  的确,即便李太后今天的心情十分平静,朱翊镠也没打算亲自去为张居正饯行。

  与张居正的关系,可是一直停留在为其治病上。

  ……

  乾清宫东暖阁。

  万历皇帝一个人在沉思,张鲸带着他的口谕前往张大学士府。

  自张鲸提到“亲政”,并解释说张居正离京将是亲政的第一步,同时李太后也在试探,万历皇帝便感觉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关键,他是满怀期待的。

  曾经在李太后面前表明过自己的心迹,结果换来“不到三十岁,休想亲政”这句话,而且当时李太后是以训斥的口吻。

  自此,他便将亲政这份心深深隐藏在心中。

  但并不代表他不渴望。

  相反,越是不让他亲政,他越是渴望。

  但凡未得到,总是最登对。

  所以,他很想知道在没有他们母子俩的旨意下,朝中究竟还有多少大臣为张居正饯行。

  无疑,万历皇帝相信张鲸的推断,也希望是真的。

  ……

  官员们陆陆续续来到自己的衙门点卯当值,只是一个个心不在焉的根本无心办公。

  那些资历较深的官员,不由得想起十年前高拱离京的情形,那时是多么的凄凉。

  记得李太后与陈太后罢黜高拱的当天,高拱的府第便被缇骑兵给包围了。第二天一早,在缇骑兵的呵斥下,将高拱逐出京师,一直监视到老家河南新郑。

  但相对于高拱,张居正的情形显然要好得多。

  虽然李太后与万历皇帝没有下旨文武百官为张居正饯行,但他的职位还保留着。

  张居正依然是首辅。

  而且,官员们看到的还只是表象和一部分事实。

  ……

  辰时。

  张大学士府早已人山人海,但到现场的除了维持秩序的兵卒,基本上都是百姓。

  如同朱翊镠所料,京城官员们还真没几个来的。

  即便真的想看张居正一眼,可因为主流的趋势是不现身,那几个来到现场的官员,也只能是扮作普通百姓混在人群堆里。

  辰时过半。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