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9章 正统十四年_吾父朱高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预料的那样,几次征讨虽然战果辉煌,却一直没能抓住思机发父子,最终导致这场战争一打近十年,虽然打打停停,但也让大明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军队也被牵制到南方。

  “瓦剌呢,他们有没有出兵的动向?”

  朱瞻壑听完后再次追问道,虽然现在才三月,距离土木堡之变还有五个月,但他必须提前做准备,而且他也担心这场变故可能会推迟或提前,因此必须时刻盯着大明与瓦剌。

  “启禀殿下,今年刚过年,草原上就遇到一场大冻灾,几乎波及草原上的所有部落,牛羊牲畜冻死无数,有些小部落甚至直接灭族。”

  刘苛说到这里深吸口气,随后继承说道。

  “按照以往的经验,草原上受到这么大的灾害,等到开春之后,肯定会大举南下抢掠,否则他们根本活不过下个冬天,只是直到现在,瓦剌那边还没有任何动静,我们怀疑,瓦剌很可能是想搞一次大动作,只是我们暂时还没能查到!”

  “加派人手,全力调查瓦剌的一举一动,不惜任何代价,也搞清楚他们出兵的计划!”

  朱瞻壑当即命令道。

  “属下明白!”

  刘苛答应一声,随后转身离去。

  看着刘苛离去的背影,朱瞻壑也陷入到沉思之中,除了瓦剌的情报外,大明的情报也是他关注的重点。

  托朱祁镇和王振等人胡作非为的福,大明的文武百官已经与他们离心离德,光是暗中与大汉接触的高官,就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勋贵们,更是直言要迎朱瞻壑回大明。

  这也不怪勋贵们,因为王振当政之后,对勋贵们视若奴仆,有些公侯见到王振,都要跪下行大礼,稍有不从就会招来灭门之祸。

  东厂和锦衣卫也彻底成为王振等宦官的爪牙,现在的厂卫之名,比之朱棣时还要让人胆寒,只是王振并不知道,锦衣卫和东厂这些爪牙之中,同样混入了不少大汉的探子,有些甚至做到了厂卫的高层,所以朱瞻壑才会对大明的情况了若指掌。

  就在朱瞻壑沉思之时,忽然只见一个女官飞奔而来禀报道:“启禀陛下,李齐李尚书求见!”

  “召他进来!”

  朱瞻壑对女官吩咐道。

  吸取了王振和喜宁这些宦官专权的教训,朱瞻壑已经下旨,大汉宫中不再招收宦官,原本的宦官出宫后,集中到城外的一处皇庄中,朝廷会派人为他们养老。

  至于宫中所需要的人手,外皇城可用男子,内皇城则只用女官,毕竟女官的制度已经十分成熟,而且还可以随时出宫嫁人,完全可以满足宫中的需求。

  女官答应一声,迈着小碎步飞奔而去,不一会的功夫,就见须发花白的李齐走了进来禀报道:“陛下,大明派出使团,不日就将抵达我们大汉!”

  托当初张太后在世时打下的基础,大明与大汉两国互派使团,使得两国的邦交大为改善,各方面的交流也更加的紧密,哪怕张太后已经去世多年,但每隔几年就会派出使团这个传统,却还是保留下来。

  “照例接待吧,这次率领使团的人是谁?”

  朱瞻壑有些心不在焉的问道。

  “大明派的使节由礼部左侍郎杨善担任!”

  李齐立刻回答道。

  “竟然是他!”

  朱瞻壑听到杨善的名字也是一愣,他对这个名字还是很有印象的。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