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发动再攻巫山_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没与巫山城南面江上的清军水师有过交战。

  在大宁河上搭设浮桥后,明军被迫被分隔两部,一是攻城部队,二是中军大营。

  这是一个巨大的弱点,也是战败的关键。因为粮道较远,被清军破坏袭击后,攻城部队因为断粮而处于饥饿疲弊状态。

  最后,浮桥更是被清军摧毁,攻城部队孤军奋战,以致伤亡惨重。

  李来亨听着刘体纯的讲述,目光移注到巫峡西口,以及巫山南面的大江上。

  “如果黄先生能够指挥水师突破巫峡口,并在大江上击败清军水师,我军便可在巫山城西面登陆,直接展开进攻,且无江河分隔。”

  李来亨颇有信心地说道:“黄先生既然有此计划,这些日子以来,也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某觉得,成功的可能性甚大。”

  夷陵大捷,为黄立争得了名望,也建立起了权威。李来亨、袁宗第、塔天宝等人,更是对黄立充满了信心,寄托了希望。

  这固然是好事,但也给了黄立很大的压力。人家都对你言听计从,要是打了败仗,啪啪地打脸哪!

  刘体纯点了点头,说道:“虽然相信黄先生的能力,但也要做万一之谋。因为接下来还有硬仗要打,八旗兵可是很凶悍的。”

  夔东明军有十来年没与满洲大兵交过手了,还停留在原来的印象中。

  也只有黄立,对八旗兵不打怵。可在刘体纯看来,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道八旗兵的厉害。

  李来亨颌首赞同,说道:“黄先生也有后手,制定的内线外线作战计划,某看就很好。至少,不再是被动挨打。”

  “某也如此认为。”刘体纯说道:“有了夷陵大捷的缴获,按计划作战,还是有几分底气的。”

  “是啊!”李来亨感慨道:“有夷陵大捷,粮草物资得以充裕,军心士气重新振作,我军的困境大为缓解,又能与清军继续抗衡。”

  刘体纯微笑点头,对黄立的能力也是非常看好,信心也油然而升。

  当初攻打夷陵时,也是心中忐忑,患得患失。实在是巫山大败后,再没有了退路,也没有了再败复起的资本。

  可在黄立的奇谋妙策下,夷陵以令人震惊的速度被攻克,取得了空前大胜,也扭转了危机到极点的形势。

  现在又是孤注一掷的反击,获胜之后的意义更非比寻常。几乎可以宣告清军三省会剿的彻底破产,形势转危为安。

  “相信三太子吧!”刘体纯和李来亨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会心笑容,“明祚不绝,上天护估,此战志在必得,也志在必胜。”

  ………………

  十一月初七,明军抵达横石溪、石鼓,距离巫峡西口三里多远,大军登陆,向纵深推进。

  黄立则指挥两营官兵,装备火箭炮,沿岸向巫峡西口攻击前进,水师战船在江水中伴行。

  巫峡西口,也就是后世巫山长江大桥的所在,最为狭窄,跨度只有十九米。清军水师在峡外有战船来往巡航,准备截击出峡的明军船只。

  如果硬从水路突破,出峡便是以少打多,无法展开。纵是有火箭炮、抛石机,也将处于不利的地位。

  所以,黄立根据地图,以及官兵的描述,选择了倚岸攻击,驱离清军水师,为水师突破峡口创造条件。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