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八章 一定要打水战_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立眨巴眨巴眼睛,终于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敢问两位国公,在下有一不解之处,还请解惑。”

  “黄先生尽管问。”李来亨抢先说道:“某和皖国公定知无不言。”

  黄立呵呵一笑,问道:“我军与清军都有水师,为何未见在水上交锋。难道是水师都不能打水战,只能运输粮草物资?”

  李来亨和刘体纯相视而笑,倒不是鄙夷和轻篾,而是觉得这个问题并不难。

  “还是由本公来说吧!”刘体纯笑着解说道:“其实不打水战,主要是因为三峡的地理和水情。水流湍急、水面狭窄,还有船只都较小……”

  听着刘体纯的讲述,黄立并不如何意外,但还是连连点头,不时提出问题,虚心求教。

  其实,什么水流急、水面窄、船只小,以及水手不是水兵,黄立都有了猜测,如今不过是一一证实罢了。

  但他却并没失望,反倒是坚定了消灭清军水师,彻底取得巫山之战主动权的想法。

  船小不能载炮,装火箭可以呀!没有火炮的重量和后座力,有合适的发射架,一次还可以发射十多枝。

  康格里夫火箭最初不就是装备给海军,供海军炮兵和陆战队从军舰或专用的火箭舢板上发射的吗?星星

  战场也可以选择相对宽阔的江面,以增强船只的稳定性。水兵少也不算大问题,也不用他们冲撞敌船,跳帮作战。

  黄立越想越觉得可行性很大,只是需要数量众多的火箭。哪怕把原定的规格再缩小点,能飞出两三百米就够了。

  与清军水战的远程武器弓箭相比,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火箭都是弓箭所望尘莫及的。

  阔以呀!击败或消灭清军水师,完全控制三峡水道,几乎就能使明军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这不会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情。但要打败或驱逐四川清军的水师,还是很有希望的。

  “四川清军的水师主要是由叛贼谭诣、谭弘所部组成,差不多有船四百余艘,比较熟悉三峡之形势,又占上游之利,不可小觑。”

  顺治十五年,十三家的“三谭”联合出兵,攻打重庆,以解永历小朝廷之危。

  本来是形势一片大好,重庆兵力空虚,巡抚高明瞻都弃城而逃。

  只是谭诣突然叛降,并刺杀谭文,并与重庆清军内外夹击,使得明军水师大败,攻打重庆也无功而返。

  “叛贼,该死!”黄立恨恨地骂道。

  刘体纯和李来亨相视苦笑,虽然心中愤恨,却也极是无奈。

  在他们看来,每每在紧要关头,都因意外而功亏一篑,没有别的解释,只能是天意使然,气数尽了。

  同样,反攻巫山的失败,也曾让他们心灰意冷,丧气颓废。再无凝聚军心之力,形同于躺倒挨锤。

  刘体纯看向黄立,赞赏、感激、钦佩、崇敬等情绪涌上心头。

  如果不是三太子横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