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 振奋欢腾_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抛石机隐蔽得很好的山坡的反斜面,刘体纯点着头,说道:“武器本没有高下之分,只看运用得是否得当。此话,果然不错。”

  吴之奇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问道:“不知是哪本兵书上如此记载,可确实是话糙理不糙。”

  “不知轻重。”刘体纯看了吴之奇一眼,笑骂道:“你不知是何人所写,倒也责怪不得。”

  “难道是黄先生?”吴之奇经此提示,一下子开窍,问道:“军中最近有些谣言传播,说黄先生乃是三太子,不知是真是假?”

  刘体纯沉吟了一下,说道:“黄先生是三太子派来的信使,这是他亲口承认的。”

  吴之奇试探着说道:“那末将要不要严令士兵,不要道听途说,瞎传造谣?”

  刘体纯摆了摆手,说道:“那倒不必。须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吴之奇转着眼珠,有着自己的猜测。

  因为刘体纯的这个表态,令人不得不有所怀疑。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也最是给人以暇想脑补的空间。

  “看来,那些兴山的工匠和军士所传之言,并不为虚。黄先生恐怕不只是个使者那么简单。”吴之奇继续陪着刘体纯巡寨,心里却是思绪翻腾。

  “否则,身为众家之首的皖国公怎么会完全听从临国公的号令指挥?益国公和靖国公又怎么会巴巴地赶去与临国公合营?”

  刘体纯又停下脚步,指着一堆外面用草绳子捆扎的粗陶罐子,问道:“这就是震天雷?”

  吴之奇赶忙说道:“正是震天雷。粗陶烧得极厚,又外缠草绳,使其抛掷落下后不致摔碎,才能轰然爆炸,伤人十步。”

  震天雷是北宋晚期出现的新式武器,又名霹雳炮,霹雳火球,是火药由燃烧转向爆炸应用的里程碑。

  一种是用火点燃,由投石机发射,在远处爆炸;另一种是用火点燃,从城墙上向

  通常的震天雷多为铁壳铸造,明代时有粗陶所制,形状象个放大的蒺藜球,用于守城作战。

  从成本和制造速度上看,粗陶显然是最有性价比的。在兴山和巴东,就有土窑,烧制一些粗陋的陶瓷器皿供军民使用。

  只要火药的数量够,几窑下来,就能烧制出数百的震天雷外壳,填药装引线,就大功告成。

  如此能够大量并迅速装备的爆炸武器,与抛石机搭配,在有利的地形地势的加持下,威力相当可观。

  因为抛石机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属于容易制造的那种。且改为配重式后,更是只需少量人员操纵,便能发射击敌。

  所以,现在陈家坡阵地上的十几架抛石机并不是最后的数量。假以时日,几十架、上百架也不在话下。

  正是有了这样的防御武器,吴之奇对于坚守陈家坡的信心大大增加,对于向兴山转进便持有不同的意见。

  “国公,只要粮草充裕,弹药充足,坚守陈家坡的话,我军能以一当十。夷陵大捷,想必缴获的物资不在少数,我军应该是具备长期抵抗坚持的条件的。”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