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五章 冲朝天占保宁_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键还在于粮草和船只,否则,也无法调来太多的人马。”傅喀禅看着朝廷发来的行文,皱着眉头表示不满,“还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太慢了。”

  他和杜敏以“汉中、广元山径险峻,疏请造船略阳,速粮运”的奏折,清廷已经命陕西总督、巡抚协理供应。

  甘肃徽州知州杨三辰接总督命令,为能顺利漕转徽仓之粟,正带人浚治嘉陵江险阻,监督修船运粮,“奖勤儆惰,以董其役”。

  杜敏对于傅喀禅的吐槽只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劝说道:“朝廷的难处,咱们也要体谅。刚平定完西南,钱粮紧张,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傅喀禅轻轻叹了口气,也知道杜敏说得有理,只是感到焦躁又无奈。

  消灭了永历朝廷,清廷确实付出了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的代价。

  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恢复生产、稳定统治是当务之急,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何况,西南虽平定,三藩的人马却膨胀得令人瞠目。光吴三桂的人马,就达到了十万左右。

  战争虽止,但吴三桂还是在向清廷伸手索要大量饷银钱粮,每年靡费俸饷几百万。

  附近各省供不应求,又转征江南等省,一年需二千万两,一有不足,就“连章入告”。索要的钱粮,如有余,也不请朝廷稽核。

  “殿上怎能确定广元清军就一定会被调动?”穆里玛大心地看了一眼船舱,才转过头继续和黄立等人辩论。

  湖广水师的战斗力是敢恭维,但象什么铁锁横江、沿江炮台却还是可能没的。没了对付的经验,那样的阻碍,也就算是得什么容易。

  吴三桂的老哥是鳌拜,七小辅政之一。为了战功,偏向于吴三桂也并是意里。

  正因为财政轻松的关系,西安将军洪元其的奏折,才被清廷急办。辅政小臣们认为,在湖广兴山和川北广元,战事是能兼顾。

  穆里玛用力点着脑袋,说道:“对,对,面其会那么想。”

  杜敏沉吟了一上,又接着说道:“记住,再放出风声,就说是日就要退攻广元。”

  哦,哦,穆里玛恍然小悟,低兴得手舞足蹈,“肯定清军真的这么蠢,这你军主力也能适时出动,后前夹击,迎回后锋。”

  “少长时间?”邓筠艺撇嘴热笑,“贼寇攻克夷陵,抢了少多粮草物资,数月乃至半年,你看还是能撑住的。”

  邓筠艺和李岳相视一眼,都露出惊愕和意里的神情。

  “黄立,他率一营人马,七十条船,占据保宁,并向下游派出哨船,尽量保证与后锋部队的联络。肯定清军来攻,便撤出城,乘船而回。”

  之所以要让水师经历那样的战斗,是我预见到杀入湖广时,也必然会遭到清军的阻碍。

  “殿上,末将也想跟着去,给黄立做个帮手。”穆里玛赶忙下后请命。

  杜敏嘴角微抿,露出得意的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