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章 战略转进在何方_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事委员会的建议,在兴山时便征询过诸位国公的意见。袁宗第和郝摇旗主动退出,说是只愿带兵打仗,做不了费脑筋的工作。

  这样一来,从照顾各家来考虑,就是皖国公刘体纯、临国公李来亨、荆国公王光兴、兴平侯党守素,再加上黄尊使了。

  在刘体纯和李来亨看来,五人长时间聚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确定重大行动,信使来往会浪费时间、延误战机。

  而能一锤定音,拥有最终决定权的,还是三太子。因为他们两个,再加上党守素,恐怕会言听计从,完全听命。

  所以,李来亨才会认为这是小事。不过是通过这个委员会,将各家力量统合起来,统一行动。

  “四川清军大半在巫山城内,予以歼灭后,我军似乎可以趁虚入川。”刘体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至少也应该西进,收复奉节、云阳等地,直逼重庆。”

  夔东十三家全盛的时候,奉节、忠县、云阳等地共二十余个县,都是他们的地盘。可打到现在,只剩下兴山、巴东、施州卫等寥寥地盘。

  如果歼灭了巫山城内的四川清军,如刘体纯所说,明军趁虚猛攻,前景确实很光明。星星

  李来亨沉吟着,开口说道:“地盘太大,兵力分散,恐怕未必是好事。我曾与黄先生探讨过此事,他说得含糊,但其意似乎不愿入川。”

  停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补充道:“形势有所变化,也不知道他的思路是否还和以前一样,是否还看好汉中。”

  “汉中?”刘体纯垂下眼帘,思索半晌,缓缓说道:“汉中为秦之咽喉、蜀之门户,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只是军民上十万,战略转进困难重重。”

  看向李来亨,刘体纯问道:“兴山经营日久,你舍得放弃吗?”

  李来亨苦笑了一声,说道:“自然是舍不得。可从长远来看,穷乡僻壤的夔东,实难与鱼米之乡的汉中相比。”

  刘体纯沉默下来,陷入长长的思索,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

  填壕工作日夜施工,数千俘虏轮流劳作,到第二天天明时,已经基本完成。真正的攻城作战,终于进入到了倒计时。

  爆破城墙的地段已经选好,坑道掘进便立刻开始。为了进行掩护,黄立命令俘虏继续填塞城壕,却不是进攻地段,以此来吸引守军的注意。

  到底是沿袭夷陵之战,还是再有创新,黄立在权衡利弊后,还是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卢三畏看着黄立画出的图纸,听着他的讲解,连连点头应承,领命而去。

  “土营的技能要有所提升,实战是最好的锻炼。”黄立看着卢三畏远去的背影,轻轻吐出了一口长气。

  巫山城被攻破,现在只是时间问题。对此,黄立有着强大的自信。

  正因如此,黄立对于明军的后续行动,也有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