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76章 金莲也是个好嫂嫂_我只想安静的做个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赞仪,还有几个年岁不大的藩王跟随,诸地藩王二代世子,在皇家学院学习的也一路随军,基本上做到了皇族掌军。

  除了耿文炳外,另有数百精锐将校,都是开国老将。

  基本上做到了老中青结合,皇族和勋贵共掌。

  朱棣为主的内阁军务处,在这次南征做了充足准备,大军兵分五路,一路沿途剿匪,最后在广州桂林汇合,再沿途配合水军攻略安南。

  耿文炳就是随时跟着朱允炆的人,他们这一支中路军共六千人,走海边但是不坐船,沿途清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沿海的匪患。

  这几个地方海贸发达,但是盘踞一方的贼寇也多,到如今还有代元死忠粉,当年明军攻下福建,就有福建儒生为代元殉国,比例甚至超过南宋。

  两广则是客家人太多,皆结为堡垒宗族自居,洪武十六年时候朱元璋曾经派遣东莞伯何真,南雄侯赵雄等人在广东剿匪,连续清剿五六年,才勉强在广东收起来赋税。

  这几个地方宗族势力空前强大,朝廷基本上收不起来赋税,主要的粮税来源是卫所军屯上缴的粮食。

  耿文炳提出慎进,缓剿,重压的思路。

  “陛下,无论是浙江的船户,福建,广东的船匪,人数都没有过千的,朝廷剿之不绝,他们多有刀剑棍棒,但是少火药火铳,他们唯一的优势便是熟知地理,进退自如,我们大军当谨慎进军以防圈套,徐徐图之,以重炮,人数优势一举歼灭。”

  如今大明不仅有迫击炮,还有原始的火箭,一窝蜂,重枪抬枪,甚至已经研发出了最原始的手雷。

  对付小匪徒,装备几乎碾压,只要不犯指挥错误,基本没风险。

  “朕晓得了,长兴侯放心,朕对军事不擅长,朕不会指手画脚,你们放心去做吧。”

  这时,马皇后拿出香来,请朱允炆前去上香。

  朱允炆拿过一束香,道:“放心吧,朕和佛祖有缘,这香林寺大雄宝殿的牌匾都是朕所写,菩萨会保佑朕的……”

  ……

  上完香,还有些繁琐杂事。

  朱允炆偷得浮生半日闲,美滋滋的睡了个回笼觉,这才前去内阁处理政务。

  蜀王朱椿拿着大明报第一期的样报,递给朱允炆,请朱允炆审阅。

  前来汇报货殖府工作的楚王朱桢也在。

  “这第一期大明报做的不错,施耐庵不愧是元朝的汉人进士!”

  朱允炆拿着报纸滋滋称奇,这封报纸基本上就是后世报纸的模样,排版用的竖版,字用的简化字,上面不仅包含了实事,还有广告,诗词歌赋,朝廷对各种发明创造的悬赏,以及猜灯谜猜对联的悬赏。

  有趣,能赚钱,也包含了商机和未来方向。

  只要是大明的有识之士,都会晓得这报纸重要。

  而且,施耐庵还开始在报纸上连载起他的著作《忠义水浒传》。

  这本书里边儿很多原型人物都是张士诚的部将,宋江原型应该就是一心接收元朝招安,还听从元朝命令攻打朱元璋最后身死的张士诚。

  施耐庵还将忠义水浒传全文都印刷出来,先送给朱允炆读。

  “这个母大虫顾大嫂,还真是武松的好嫂嫂啊。”

  楚王朱桢一下就被水浒传吸引,在一边边读边感叹。

  朱允炆却撇嘴道:“金莲也是个好嫂嫂啊……”

  “武松也就是愣了点,不然饺子也吃的,嫂子也救的。”

  “朕觉得施耐庵此书有些问题!”

  朱允炆的话让蜀王和楚王都吓了一跳,这本书严格说来的确有问题,反贼遍地。

  谁知,朱允炆下一句话却让他们有些呆滞。

  “他这书里都是些恨男怨女,爱而不得,施老师多半是情场不得志啊,王中啊,宫里还有没有多年嫁不出去的老宫女,你看回头帮施老师牵个红线,彩礼随便收个千八百两,多牵几个,让施老师感受一下久违的爱,焕发第二春,以后少写这种悲情戏。”

  “实在不会写言情,多写写金莲嫂嫂也行的嘛,买报纸都是花钱看小说,里边儿情侣没一个好下场,我大明的读书人又不是看不起,别人花钱来的,让他写点攒劲的!”

  本站网站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