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6章 燕王殿下全家都是好人(第三更)_我只想安静的做个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蒙古长官达鲁花赤,被几个混子假冒钦差给办了,最后自己当了高官这种骚操作,直到朝廷发现漕运在河南被阻断了才知道。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元朝十分多。

  而洪武皇帝朱元璋认为元朝就是过于宽松,对地方完全没有掌控力才亡国,所以对于地方上的掌控力度很大,各地的士大夫阶级,士绅阶级纷纷受损,再也没有以前元朝时候做人上人,当土皇帝的感觉了,自然不爽。

  他深吸一口气,拱手下去,决心像朱高煦那般,给这帮不听话的文人一点教训。

  而朱允炆则是喝了一碗鹿血,又吃了一些温补之物,决心休息休息。

  他又钻回自己那高大的辇车,坐在床铺上,忧心忡忡。

  “朕沉迷酒色,竟然如此憔悴。”

  望着铜镜中自己那有些憔悴的脸颊,朱允炆端起鹿血咕嘟咕嘟喝了一大碗,感叹道。

  马皇后连忙求饶:“陛下,您是该歇息了,臣妾们纵然不乏,陛下的身子毕竟不是钢筋铁骨……”

  她说的已经比较委婉。

  朱允炆点点头:“嗯,很有道理。”

  “朕要戒酒色!”

  “先戒一个时辰吧,朕睡个午觉,晚些再叫朕!”

  ……

  第二日,朱允炆的车队到了扬州府。

  此地乃是当年朱元璋为吴王时,和张士诚对峙十年之地,曾经几经战火。

  当年此地被流匪占据,又被元军官兵劫掠烧杀,在朱元璋得到此地时,扬州城几乎成了空城,只有几十户人,最后不得不在扬州城外重建新城。

  此地大部分百姓是从别处迁来,有许多是当年驻扎在此的卫所军户,所以更加安全一些。

  朱允炆车架所道,百姓们自发的来到街上欢迎。

  而早就知道苏州府遭遇的扬州富户乡绅,还有和尚道士哪里还敢造次,纷纷派出手下的僧人,举着朱允炆的画像,还有朱允炆的一些语录,在路边夹道欢呼。

  “嗯,不错不错。”

  朱允炆坐在辇车上对着周围的老百姓挥挥手。

  若是说道解除人头税,对于什么老百姓最得益,其实按照现在来看,自然是大明的这些军户和匠户。

  户籍制度,在元代时候发挥到了极致,明代继承户籍制度,匠人的地位比较高。

  元代时,属于下九流的儒生,儒户,现在更加得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元代儒生不能当官,只能做师爷算账,或者是做管家,要么是流落青楼,如关汉卿那般在青楼填词作曲。

  而现如今完全不同,大明不准奴隶买卖,还取消了一定的贱籍限制,底层的老百姓生活更加有盼头,而各种军户匠户,也开始大量的生孩子。

  军户,在大明初期拥有许多田地,他们能够养活的孩子更多,所以解除人头税后,此地的军户人口倍增。

  而这里也有很多匠户。

  匠户不仅仅是有泥瓦匠,还有木匠,裱糊匠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