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章 祭坛搬迁_我在原始社会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几年的收成加起来都没有现在稻种多。

  现在光是撒种子,就得用上二十多人,忙活两天时间才能全部弄完,弄这么慢,主要还是为了均匀一些,这样最后长出来的秧苗也会更好,这一切也都是源于不断的实验,虽然只是一点点的提升,但只要基数足够大,最后带来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一切都按照最合理的情况种植的话,部位的产量少说也能增加几千斤,甚至上万斤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稍微注意上一些,一块田多上十几二十斤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今年每两三块田,宋宸都准备安排单独的人去照料看管,这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产量,同样是检测这几年培养他们的效果。

  这些年他们这二十几人都是跟在宋城后面学习怎么种植,从育种到收获,可以说是倾囊相授,没有一点点的藏私,将自己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经验都交给他们了,所以他们和宋宸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他们算是学习的比较好的了,后面也有不断加入进来的人,但是都没有达到宋宸理想的状态,目前要么就是跟在宋宸后面,要不然就是跟在这批人后面学习,想来要不了几年应该就能出师了。

  部落里今年准备集中在稻田上的人差不多有八十人左右,看起来人是挺多的,但是分到每一个人头上少说也得有四五亩地,即使是经验稍微丰富一些的都不太能够应付来,所以说任务还是比较重的,不过这也没办法,部落里就这么些人总不能都用来种地吧,其他方面还是得权衡一下的。

  不过真正忙的时候可以从采集队叫上一些人过来帮忙,现在的采集队已经有了固定的地方,对于各种作物成熟的时间也有了比较好的把握,时间相对来说要固定一些。

  专门用于从事种植的人手肯定是在不断增加,你的种植肯定得向精耕细作转变之前虽然也有照料,但是一个人十几亩地,实在很难照顾到方方面面的情况,这也是部落里人手充足后带来的好处,终于能够在种植方面倾注更多的人手了。

  种植虽然和其他相比显得有些枯燥无聊,作物的生长也比较缓慢,但是确实收益最稳定的只要倾注了足够的心血,绝对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部落里这一片环境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水稻生长所需要的水和温度基本上都能找得到。

  种植水稻肯定是最划来的事情,不过也不是说其他事情就不重要了,捕猎采集对部落里都是非常有效的补充。

  从稻种撒下去到最后秧苗出来期间差不多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温度条件好的话二十多天就能正式插秧了,这一段正好又是部落里比较闲的一段时间。

  春天虽然也有野果成熟,但是数量并不多,出去四五十就差不多了,至于狩猎队那边始终保持一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