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骄龙洋行,曹用_最后的机武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前发达,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在全国都属屈指一首,光是租界一地内,大小洋行就有数十家。

  此时此刻,骄龙洋行在其中绝不算枪眼,甚至在大街上递名片时,经常会被人误认为是骗子的那种。

  但凑巧的是,吴钩对于这家洋行非常了解。

  创始人曹用过去是个军人,在十年前的战场伤了腿脚,同时立下功勋,为此他领到一大笔银钱,并用于经商。

  可惜彼时江松已经是商人的天下,作为后起之秀的骄龙洋行在夹缝中生存,只在仓栈、保险等当下利润不大的小分类业务中勉强站住了头脚。

  至于吴钩为什么对这家不起眼的洋行如此之了解,原因很简单。

  上一世,他们之间有过交流。

  更重要的是,多年后这家小洋行几乎是跟吴钩一同起势,走上发迹之路,摇身一变成为了江松八大行之一,足插这个国家命脉之一的军工业。

  其旗下的骄龙重工,在日后搭建成了夏国历史上首个炁核实验室,为这个国家军力上的腾飞,以及第二次技术爆炸中和西方迎头并进,画下了极为浓厚的一笔。

  说实话,就算他们不找自己,等吴钩手头着急的事情处理差不多了,他也会找个机会主动寻上曹用。

  炁核,在炁电水平超过10之后,是吴钩首个瞄准的目标。

  当下的科学界中,炁核只是一种飘忽不定的可能性,仅仅通过了部分的理论验证,能否成功,效果如何,以及耗资多少全部是未知数。

  在钢铁士兵计划的影响下,如今世界的目光,仍旧大多放在炁金属改造人身上。

  然而很可惜,不说是错误,至少在后世,这并不是一条主流的科技线路。

  改造人,也就是植入体技术,旨在用炁金属制造的组件代替人类的原生器官,以达到远超人类力量、速度以及耐力,乃至通过搭载品相级炁械的组件,实现更多血肉之躯无法做到的事情。

  这项技术最早提出于1667年,不勒颠皇家生物科学院在一项针对残疾人的提案中,摆出了这个项目,希望能够使用炁金属器官和义肢,帮助病人摆脱生活不便的困扰,乃至延长寿命。

  虽然这个提案作为医学项目并没有受到多少重视,但凑巧当时在场听众里有来自军部的要员,敏锐的嗅觉让军方看到了这项技术的可能性,是以一笔不算小的资金流向于此,项目拍马上架。

  1688年,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为了造福天下病患而夜以继日工作的生物学家、医学家和机械师们,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功用炁金属合成肾脏以及义肢,让一位患有尿毒症和腿部重度萎缩的四十岁患者重获新生。

  不止如此,科学家们还惊喜地发现,这位昔日里看上去随时都会咽气的病人变得神采奕奕,哪怕借助在当时还不够成熟活巧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