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6章 嫡庶之辩,太子太孙二储共立。_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6章嫡庶之辩,太子太孙二储共立。

  国无储君,社稷难安!

  尤其是建立在始皇帝已经五十多岁直奔花甲的年龄之上。

  从龙之功未必所有人都看得上,但是所有人肯定都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继承人,给予自己一个明确的方向,以使自己可以继续安然的享受来之不易的一切。

  人心总是趋向于安定。

  只要皇帝不闲的没事养蛊,大部分人都希望储君早早定下来。

  因此,始皇帝话音落下,朝堂群臣,霎时之间屏住呼吸。

  始皇帝想登基继位至今已有四十年有余,迄今为止,储君都未曾定下。

  别说定下,甚至从来没有拿出来公开讨论。

  往往有议论储君的奏折,也都是留中不发。

  如今,这还是自始皇帝登基继位以后的头一遭。

  哪怕冯去疾等人心中早有准备,但是终于从始皇帝口中说出来的时候,依旧有一种拨开云雾的喜悦。

  始皇帝,终于要将这件事堂而皇之的拿出来了!

  赵泗坐在始皇帝侧位,观察着朝堂百官的言行。

  压抑不住的激动之情是掩饰不住的。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始皇帝终于放开了一天口子,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竟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唯有,呼吸声,重了几分。

  王翦老神自在的闭目养神,李斯一脸严肃,看不出来任何神情。

  冯去疾几次欲言又止,看起来蠢蠢欲动。

  文武百官,不外如是!

  “自陛下御极以来,四十一年,平六国而定天下,驱匈奴东胡月氏以北,逐蛮夷岭南五十六部于南,立九江,象郡,河西,河内,修筑长城,以为王事,诛徐福于大泽,统御中原,摄蛮夷戎狄于四方,海内海外,旌旗所起之地,皆是秦土,奋六世之余烈,扩疆数倍不止,武功已超历代先王皇帝,唯无储君,社稷难安,人心难定,是故六国之地,庶人多思先王……”

  讶声归讶声,但是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依旧有人出声开口。

  毕竟,大秦的文武百官乃至于天下的普罗大众,都迫切的需要一个储君。

  在这个时代,某种意义上来说,储君就意味着希望,意味着盼头。

  意味着,未来的安定。

  人最害怕的是动荡不安和难以预测。

  而偏偏这是一个君王更替,政随人来而兴,随人去而亡的时代。

  出声者是一个御史,如果赵泗没记错的话,名字叫苏鱼,是一个儒家弟子。

  这人很有意思,话里话外明明是在夸始皇帝,但只提武功不说文治。

  嗯,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没什么不对。

  始皇帝的武功不必多说,他的政策的深远影响也不用多说,但多半是不符合儒家的思想的。

  好在儒家势衰,在这种关键的日子,也只能哄着始皇帝,只是若说文治却多半是开不了口的。

  不过话到末尾却话音一变。

  言及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