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阳球_犁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甫之假子王吉来说,嗜杀成性。

  之前做沛相,凡杀人,皆磔尸车上,随其罪目,宣示属县,夏月腐烂,则以绳连其骨,周遍一郡乃止,见者骇惧。

  视事五年,凡杀万余人。

  他阳球学申韩之术,也好严刑峻法,但他杀人是为了止杀,而这王吉却是为杀而杀,岂可论为一谈。

  所以王吉该死。

  现在他得偿所愿,

  终成司隶校尉了。这不挺好的吗?

  为什么还要纠结。

  这都要怪一人,昨夜这人深夜拜访他,将他的好心情全弄没了。

  但他还不好发作,只因为这人就是京兆尹杨彪。

  杨彪出自数代三公的弘农杨氏,其曾祖、祖父、父亲三代都官至太尉。

  他现在也已经是二千石的京兆尹了,估计后面又能像其父祖们一样,位列太尉。

  杨彪来时,先恭贺了阳球迁美职,然后就从衣袋中拿出一份奏疏,说是给他的礼物。

  阳球随手翻了,脸色古怪。

  只因这折上写了中常侍王甫的宾客,在京都附近辜榷官财物七千余万。

  好家伙,真的是份大礼。

  他正要办这王甫,这杨彪就送来他的黑材料,真的是“体贴”,但这更让阳球警觉起来。

  因为,这杨彪与他不是一党。

  杨彪是关中士族,他是河北士族。

  以前关中、中原这些经学士族经常联合压制他们河北派。

  因为河北经学不盛,士族多学阴阳、道、兵、法,和这些经学家们不是一路。

  而且先前他刺杀蔡邕,已经和这些经学世家闹翻了,他们怎会好心帮他。

  所以,阳球只是将扎子收到衣袋,默不作声。

  杨彪也不多呆,只起身拜了阳球,说了一句:

  “愿独坐为国家计,不惜此身。”

  说完,就拱手回去了。

  阳球看着杨彪走,气的一拳捶在了案几上,这小儿辈竟敢小觑于他,还敢拿话压他。

  他阳球又岂是怕事之人。

  当年九江郡盗贼四起,前后几任太守死在任上,多少人畏之如虎。

  而他阳球,临危受命,单骑赴九江,旬月破贼,更将官署内一应作奸犯科者捕杀。

  他阳球那时候都不怕,现在会怕?

  但阳球知道杨彪这是没安好心,他明知自己性格,临走时还说这句,不过就是激他,让自己这个河北派挺身倒宦。

  到时候宦官一派反戈一击时,也只会打在他们河北派头上,他们这些经学世家倒可以坐观成败。

  但又如何,我阳球就是这样刚硬的人,本为国家事,何惜赴此身。

  这是昨夜的想法,但在阳球去北宫的路上,他又有了其他想法。

  他担心,自己贸然弹劾王甫,会不会破坏老师的计划。

  他的老师就是现在的司徒刘郃。

  刘郃上个月召集他们几个骨干,有他,有少府陈球,还有尚书刘纳。

  计划是,等阳球当上司隶校尉,就按罪诛杀宦官曹节、张让。

  现在,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