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3章 易阳_犁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弓箭、拉力足、准头好,之后一直沿用了数千年,直到被火铳所取代。

  但这种弓箭纵是千般好,但就是一点不行,那就是制作周期太长,需要一年。

  而之前泰山军都是转战,哪有环境提前做弓,所以就出现了后面人多弓少的局面。

  最后张冲没办法,一方面让匠人营现在开始储备制作弓箭,另一方面开始找一种过渡式的弓箭,也就是长弓。

  这种长弓在英格兰人手上大放异彩,在后面阿金库尔战役中,歼灭法军六千名骑士,这些可都是有名有姓的军功贵族,就这么死在英格兰农民的长弓下了。

  长弓虽然不错,但对木材质量要求高,不过现在的邺城,乃至整个河北都是林木环绕的场景,找到笔直向上的木材还是没问题的。

  另外一个要想召到这么多能拉开如此高磅数的射手,也是颇为困难的一件事情。要想拉开这么高,拉力又这么大的弓,非得是那些肩宽臂长的不可。

  但还在泰山军原先的射手们经过数年高营养的补充,体质都足够胜任这一条件。至于新召的山寮射手们,那肯定是拉不动的。

  所以他们也只能用老射手淘汰下来的旧弓了。

  实际上,当张冲选择在军中布置这种长弓手的时候,军中一些军吏,尤其是之前有汉军背景的,是比较建议用弩来补充到队伍中的。

  比如之前卢植手上的那一支千人大黄弩队伍,就是一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力量。

  但张冲想了想,还是选择了长弓。

  无他,就是因为便宜。

  还有一个就是,他自己也用过大黄弩,这种脚发的重弩虽然威力大、射程远,但射速还是太慢了,平均一分钟才能射出两支弩箭。

  而长弓呢?如果你一分钟不能射出十支箭,你都不能叫一个合格的弓手。

  所以要形成真正的箭矢覆盖,还是得用弓箭。

  张冲为每个弓箭手的配置是必须携带六十根箭矢。每二十根就是一捆,两捆背后背,一捆束在腰带。

  也就是说,泰山军的弓箭手如果要密集性进攻,那大概一轮箭雨维持的时间在半刻时间左右。

  半刻时间一过,弓箭手随身携带的箭矢就消耗结束,就只能等待后方辎重送来新的箭矢了。

  这些数据,是张冲测算多次得来的。他要让每个统兵将都知道这些数据,这样才能做到合理调度弓箭手的火力。

  除此之外,张冲还要让统兵将了解什么时候该用什么箭矢。

  泰山军以前装备的只有一种标准箭矢,那就是一种轻箭,多用于打击无甲目标。但随着泰山军遇到了汉军主力部队,其披甲率堪比一流,那就需要配更短,更重的箭杆,专门破甲。

  如果将领不知道这些信息,杀伤力将大打折扣。

  实际上,这些都是泰山军武备学堂要教的内容,和过往那种神之又神的兵法相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