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4章 变脸王(上)_综武:我的熟练度面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科”的人负责管理运营戏班子。

  而眼前的班主兼职七科中的“经励科”,相当于后世的经纪人身份,也是班子的总管事。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个“将“,就是整个戏班的灵魂——总管事。

  这样一个人物,必须对梨园戏曲界的各种规矩行当门儿清,而且还要掌握市场需求,乃至各个邀戏的主家口味习惯。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

  从戏码安排来说,戏班安排什么戏文,戏班里的演员谁去什么角色,戏码演出的先后顺序,哪个倒二,哪个压轴,都由这位管事主持。至于派戏不许雷同,扮相不许重样,更是分内之事。遇到班中角色不足分配,管事人可推荐人选填补缺位,甚至可以自己临时赶场,叫“救场“。

  有这样的重任,管事就得有自己的绝活,一方面得充分了解班中角色员工的长处秉性,哪个擅长某戏,哪个性格最为贴合,以便分派戏码角色时,搭配得力,达到最佳效果;脑子里要记得近期的戏码单子安排,便于随时调节场次,还要兼顾调节角色出场频次,保证重点角色的出场得宜,劳逸平均,不会怨愤。

  除此以外,还要熟悉戏文历史,善于处理关系,防止出现“翻场“尴尬。比如头一个折子是《空城计》,下一个绝不能安排《回荆州》,只因历史事件前后倒置,被人耻笑外行,这叫派戏翻场。还有一种叫台上翻场,在演出途中,演员之间互相指责,或者对乐队失误进行批评,引起演出中断,这也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情况。

  除了内部事务,管事还要关注同地区的演出市场情况,了解其他戏班的派戏内容,以免重复冲突,引发戏班之间的矛盾。或者某班正演出重头戏,本班亦要派硬戏与之抗衡,以免同行竞争落败,影响生意。

  而就在他们得到邀请要去唱戏之后,这位张班主便马不停蹄地去找人,打听要听戏的人是喜好哪种风格的戏,是否有什么特别的规矩,自己也好准备准备。

  在这点上宁休做得周到些,知道阿大不善言辞,传达个消息尚可,但与人打交道却是不在行,就在阿大走了之后派人去告诉张班主,听说梁素兰的拿手好戏是《观音得道》,便上这么一出好戏足以,也无特殊要求,只要表演得好即可。

  张班主得到消息后,就跑了回来,告诉梁素兰这个消息,也好做准备。

  “晓得了。”

  梁素兰微微颔首,这《观音得道》的戏曲他唱了百八十回了,得心应手,决计不会出现什么差池。

  班主又以一口蜀地口音道,“那归元门是江湖中的大势力,既然如此吩咐,那定要照办,办好了才有赏钱,办不好怕是走不脱。”

  ……

  距离宁休几人住的地方几里的一个巷子,有个神仙祠,而最近正好是神诞节日。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