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9 章_小知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家从八月初五左右开始动手制作土化肥,如今八月下旬,各家化肥基本都能用了,现在已经用在各家菜地上面,估计不久就能看到成效。

  纪炀不是一定要在秋收的时候打扰他们,而是秋收过后,很快又要开始新一轮的耕作。

  提前制作好化肥,接下来的种植便会事半功倍,现在就是要抢时间,各家早点学会合理使用化肥,那接下来的增产必然有他们。

  同样的辛苦,却多了回报,谁都愿意的。

  所以各个村子只有欢迎的份,秋收累,做肥料累,可想想之后的收获,什么疲惫都没了!

  纪炀从上集村出来,不少村民自发过来送,看向纪炀的眼神根本不像看什么官老爷,反而像是看神农转世的神人一般。

  毕竟田地施不施肥,真的是两种样子,他们越做化肥,动力就越足。

  不过各村里的问题也比较多。

  其中最严重的便是制肥材料不够。

  人畜粪便也好,各种落叶桔梗也好,这些都是有限的,现在各家门前的落叶都不让别人碰。

  可这对土地需要的化肥来说,实在不够,还有很大缺口。

  如果是一亩肥力比较足的良田,那一亩地一年使用两千斤化肥,那就差不多了。

  但换成贫瘠的土地,肥料的使用至少翻一倍,那便是四千斤。

  所以说各家怎么凑,都是缺肥的。

  缺归缺,现在做多少就做多少吧,总不可能直接补齐。

  纪炀一行从西边种麦子的上集村再去东边种稻子的凌家湖,这中间要路过一座矮平的山。

  路过的时候纪炀看了看,询问道:“这是墨子山吗?”

  玉县丞道:“对,这就是墨子山,当初来扶江县开耕种田的退役兵士们,便葬在这里,也是我们扶江县百姓们的先人。”

  说到这话的时候,玉县丞跟卫峰卫蓝显然有些骄傲。

  七十多年前,保卫过承平国安危的将士们被安置在这里休养,将士们老去便葬在墨子山下。

  那边还有一片将士陵,逢年过节附近村子的人都会前去祭奠。

  扶江县前知县老大人也会在冬至的时候带着衙门众人过来。

  祭奠先人,这既是去先人尊重,也是感激他们做过的一切。

  既然都路过这了,若不去看看倒不合适。

  纪炀干脆带着众人顺便去趟墨子山下的陵墓打扫祭拜,算是扶江县的传承。

  墨子山的山并不高,但风景秀丽,葬在这里,也算个好去处,一排排将士墓也不显得阴森,反而有种说不出的正气跟肃然。

  等把这里打扫干净,纪炀带着众人祭拜过后,这才继续启程,去最后一个凌家湖。

  凌家湖也是凌县尉的老家,他这会带着兵士留在衙门看守,并未同行。

  不过凌县尉觉得,就算去不去都一样,他们知县大人是最公正的人。

  可凌县尉的爹,凌家湖凌里长倒不这么想,来接待的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