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787章 大唐的中产阶级_李宽穿越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温饱问题。

  我们大唐要长久的繁荣稳定,有必要加强中间阶层的人口数量,这些人的家财虽然没有办法跟富人相比,但是有着自己的房子,有着自己的马车,可以时不时的去酒楼之中,尝尝鲜;也可以去歌剧院之类的地方,看一场戏剧,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考虑购买。小农场主的未来,就算是这类人。”

  李宽想到了后世的中产阶级相关的理论,忍不住跟李世民提了提。

  虽然这个概念直接拿到大唐来,不见得很合适。

  但是有这意思,是相通的。

  一方面,朝廷要尽可能的减少贫困人口,让大家都有饭吃,这样就不会轻易地去造反。

  因为造反的成本和代价有点高。

  另外一方面,要扩大中间阶层的力量,让他们成为大唐稳定的基石。

  从历史上,以及后世的情况来看,中间阶层是最稳定,最不愿意造反的一个阶层。

  李宽现在也有意识的在加强这一个阶层的人口数量。

  “小农场主?你这个概念,倒是很新鲜!”

  李世民品味着李宽话里的意思,思索着这些变化对大唐的影响。

  “没错,在辽东这些地方,你要是像关中那样精耕细作,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用地广人稀来形容辽东,那是一点也不夸张。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这里的土地,又不给大自然带来不可逆转的变化,适当的发展小农场主的规模,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如果我们的耕作效率不断的提升,以及一些小农场主经过了早期的积累之后,慢慢的有实力扩张,那么辽东的中型和大型农场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也算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一直以来,李宽都是在有意识的扶持一些新的阶层。

  以前,更多的通过扶持商业发展,带动匠人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现在,也可以通过比较传统的农业,来造就一批不一样的农场主。

  “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设立,就是宽儿你为了实现这个设想而推进的吗?”

  李世民想到了当初李宽劝说自己设立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时候的场景。

  对于这么一个新鲜的事物,李世民虽然不反对,但是也没有抱太多的期望。

  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似乎情况有点不一样啊。

  有些东西,只有自己亲自体验过,经历过,才有不一样的感受。

  否则就是别人说一千遍,一万遍,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啊。

  “不完全是!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设立,能够促进小农场主的发展,但是更多的还是考虑了辽东的长治久安。大唐需要在辽东有足够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可以通过大量的官员任命和驻军来实现,但是成本太高了。而通过生成建设兵团,则是可以把这种成本降低到最低,同时还能解决辽东乃至大半个大唐的粮食问题,意义非同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