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3章 通车仪式_李宽穿越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城到大唐最北疆,单单直线距离就有三千里以上,哪怕是骑着马也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走到头。

  同样的,从长安城到大唐最西边的领土,也是有差不多的距离。

  南边就不用说了,岭南道是什么样的存在,大家应该比西域和北疆要更加熟悉。

  要控制这么大的区域,交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边疆发生了什么事情,传到长安城之后,那里的局面已经完全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

  当然了,除了通信这一个好处之外,铁路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加快了各地商品和人员的流通。

  都说人离乡贱,物离乡贵。对于各地的百姓来说,能够把自己手中原本似乎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卖上一个好价钱,其实就是最好的一个致富手段。

  以前在长安城附近有一个蜜桃村,由于道路不通,百姓们虽然种植了不少的蜜桃,但是生活却是非常贫困。

  自从水泥道路修通之后,蜜桃村的蜜桃开始大量的出现在西市之中,这个原本贫困的村落已经变成远近有名的富裕错落了。

  铁路跟水泥道路相比,在货物运输能力方面,其实是有着更加巨大的差别的。

  我再举例子说一下,从长安城往洛阳运输一千辆四轮马车的货物,需要一千名车夫驾驶着一千辆四轮马车,花费差不多两天的时间才能赶到。

  这还得没有碰到什么大风大雨才行,其中的运输成本,大家算一算就心中有数了。

  但是使用铁路运输的话,一次性就可以全部装完,朝发夕至,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什么天气,都能运输。

  这个好处,不仅是商人们能够感受到,普通人也可以轻易的体会到吧。”

  李宽不厌其烦的在台上化身成为自己当初在台下最讨厌的人。

  当然了,那时候的领导讲话,说的都是空话,所以台下的人都很不耐烦。

  但是这一次李宽说话,大家却都是听得很认真。

  财神爷讲话啊,普通百姓自然兴趣十足。

  至于朝中官员,对于这个对大唐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亲王的讲话,自然也都会认真的听一听,看看背后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师父,这个铁路的运输能力这么强,如果能够多修通一些地方,那么对于我们的各种铁器运输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啊。”

  阿牛在台下远远的听到李宽的话,心情颇为期待。

  金太打铁作坊的产品都是金属产品,重量很重。

  如果使用马车运输的话,运输成本是比较高的。

  最关键的是一次性能够运输的数量相对有限,运输成本比较高。

  “可惜的就是朝廷现在一直都没有同意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修建,我们的产品有许多都是运输到西北地区。

  如果到凉州的铁路修通了的话,那么我们的利润至少可以增加三成。”

  金太肯定是完全支持李宽的铁路修建方案,希望大唐的铁路越多越好。

  并且作为一个比较成功的商人,他也知道铁路修建的好处。

  虽然花费的成本比高昂,但是摊销到每一年的话,其实并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数据。

  按照金太的测算,长洛铁路基本上只需要十五年的时间就可以回本。

  如果后面有一些新的情况,可能这个时间会更短。

  对于可以使用至少几十年的铁路来说,十五年的回收年限其实不算什么。

  “听说楚王殿下已经跟朝廷提出了修建新的铁路的三个融资方案,不知道朝廷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钱肯定是修建更多铁路最大的一个障碍。

  李宽跟朝中众人提出的那些方案,自然也是可以很快就传到了各处。

  “看看这一次通车仪式之后,朝中大臣们从长安乘坐到洛阳之后,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吧。”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