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0章 集中试飞_属性点慈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件非常容易的事,瓶颈主要在铸造工艺和散热方面。

  三型乙的两台风冷发动机一共提供800千瓦的动力,最大燃油量一吨,从已经做完的测试工作计算得出最大航程接近三千公里,但以这个航程起飞,它的模块、挂弹冗余就只剩不到六百千克。

  已经飞过的三个架次,最大稳定飞行速度450千米每小时,最低稳定速度85公里。

  最低速度和翼下螺旋桨让它的起降难度进一步加大,提高了飞行员门槛,已经不是随便抓个人在地面学几天就能飞的了,必须由飞过二型的驾驶员测试。

  自主动力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着远超滑翔机的平飞速度,俯冲时数值还能进一步提高,更适合做一些中距离的临时支援行动。

  不过现有的机械水准有限,挤占负载后能挂载的东西较少,后续还有很多麻烦,甚至可能还要改型。

  测试中的第三、第四型飞机,也是同一个机型,区别只是一个客运一个军用。

  这个机型的名字叫“蛮牛”,现在还只有一架原型机。

  翼展28米,机长20米,比狂风大了非常多,不过计算高度的话就没差多少,狂风三型乙的停机高度为4.1米,蛮牛原型机也只有4.5米,是一种相对细长的构型,用来客运空间不够宽敞,随着原型机测试进度和蓝天重工的工艺水平发展,之后还要改很多版本。

  蛮牛原型机搭载的是水冷式星型发动机,两台发动机总出力1800千瓦。

  水冷是用来解决星型发动机功率瓶颈的有效方法,就是特别重,一台就接近两吨,两台已经快赶上三型乙的总空重了。这发动机也算样机,稍后改进改进,或许能争取把重量削减几百千克。

  另外,蛮牛原型机还配有魔法上浮模块和魔法紧急迫降模块。

  因为这款飞机足够大,在经过针对设计后,在特定区域产生较小的魔法抬升力,已经不会干扰翼面升力。

  这样的混合动力,为蛮牛带来了极强的性能。

  原型机现在利用配重测到的标准(稳定)起飞重量为20.5吨,预计完成机场改造后,在特殊任务情况下,起飞重量还能再加5吨。

  只看起飞数字好像不怎么突出,但凡事都得对比着看。

  狂风三型乙的空重近5吨,满载起飞重量是6.5吨。

  蛮牛的原型机空重是11吨,意味着它只是正常起飞的油料加配重,就能占空重的86%以上,已经远远超过星型发动机在这个大小飞机上的极限,接近涡喷式动力的负载比(含油)上限。

  “因为表现出的能力非常强,我们计划取消外挂方案,改为全武器内置,这样就不用再把作战型和运输型分成两个不同的机体。”蓝天重工的工程员在旁边吹牛,似乎要一步到位发展出高效轰炸机来。

  王齐哈哈笑着回应:“不用那么急,一步步走稳点,在人员安全方面多下点功夫,还要考虑考虑操控系统失灵时的应急问题。”

  旁边赶紧有人记下,工程员也立刻附和:“陛下说的是,原型机各方面系统整合做得确实有些仓促。”

  过了蛮牛的地勤场子,就是最后两架试飞飞机,同属于“木头人”型号。

  听名字就知道了,这两架飞机就是树上长出来的。

  但树上不能直接长出能飞的飞机,还是会有些人工加工工作,根据蓝天重工同步测试给出的工作建议,王齐给改了两个版本,变成机翼和机体分开长,改的时候突然发神经,给弄了个奇怪结构。

  现有版本之前的“木头人”则是一体成型的,也没大问题,放在研究院里给做实验辅助用机。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