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变形虫_属性点慈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象。

  只是至今为止,还不知道这种广泛存在于异世界节点影响范围内的发光物质到底是什么。

  现在有了老式单筒显微镜,或许可以解除部分谜团。

  老式显微镜不需要用电,可以用蜡烛打光,只是受限于火焰光的强度和集中度,放大倍率太高会显得一团灰蒙蒙。但不管怎样,肯定比肉眼好使。

  用实验楼里弄来的红指示剂,分别以河水样本和湖水样本做染色玻片。

  红指示剂有些变质,但问题不大,依然能起到增加水中颗粒与水体间对比度的作用。

  几天的时间烧掉两小罐松油,做了几百个玻片,找到了罪魁祸首。

  一种结构简单到异常的变形虫。

  几百个玻片才找出它,因为它太脆弱了,在大部分可观察到它的玻片上都只剩下一个核,发光的就是这东西。王齐重复做实验,只是想看清到底是某种石头还是什么,然后在一个没放盖玻片的水滴里,看到了长着发光核的变形虫。

  其实到这一步还是比较迷,不知道是变形虫吞下了某些东西变成这样,还是发光质的本体就是变形虫。

  王齐个人觉得变形虫等于发光质的推测有问题,与去年的发光糖结晶实验结果相背离。

  随后他又做了蒸馏实验,和蒸馏残余物的炙烤实验。

  蒸馏实验残余物,显微镜未检出靠谱的生命结构,少量加水后同样未检出,但残余物发光现象确实存在。

  炙烤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的紫外光能级增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炙烤会显著加速该物质释放能量,使紫外光强度迅速衰弱到王齐的眼睛无法观察的地步。

  他生物学知识有限,现在的实验条件同样有限,要得出个靠谱的结论实在有些难度。

  而依赖眼前的实验结果和前期观察线索,还是让人一头雾水。

  靠猜的话,可能是某种可以进行空气传播的病毒,或者结构复杂度相当的分子。

  要是能早穿越个二十年就好了,不但找到相关专业的人才更容易,也可以用没用完的酒精、汽油发电,利用更高级的设备。

  现在嘛,即使手上还有些瓶装化学粉末,也不知道怎么继续深入研究。

  难道要全城搜集生物学和化学著作、教材从头开始学?

  ……不敢想不敢想。

  就算能搜集到足够齐全的图文资料,他也舍得花精力把书啃下来,甚至逼迫大家一起学,但后续真正做起实验来还需要各种各样的设备,大家还要兼顾生存物资的生产与搜集。一辈子投进去都不一定能得出真实可靠的结果,甚至再来一千人能不能做到都要打个问号。

  就地做实验研究发光物质的不确定性太高,还是直接冲异世界的基地比较靠谱。

  人类的发展很多时候都是先解决问题再总结原理,阻断发光质源头,与研究发光质有没有必然联系,也要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